台中市議會今(14)進行民政業務質詢,國民黨議員黃馨慧指出,中央政府近來以「財政緊縮」為由,大幅刪減台中市政府各項補助經費,「中央大砍地方補助是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現在是,賴清德民調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黃馨慧指出,民政業務包括里鄰基層運作、選務籌辦、戶政服務等,社會局負責弱勢關懷、長照照顧、托育補助與社福機構管理,勞工局則推動就業輔導、勞檢安全及職訓培力,這些都是直接影響民眾生活品質的關鍵服務。但中央補助款自去年以來逐年縮減,今年更傳出部分專案計畫補助額度減半,導致地方政府執行困難,不得不以地方自籌款填補,直接壓縮其他公共建設與民生支出。

全站首選:颱風「風神」呼之欲出?氣象專家分析模式「3路徑」 若走巴士海峽須注意共伴效應

黃馨慧指出,中央政府過去強調「合作治理、地方共榮」,但實際做法卻讓地方「共苦不共榮」。中央若真重視民生,應該依地方人口與業務量合理分配補助,而不是憑政治考量、隨意砍經費。尤其台中市是全國第二大城,人口多、行政幅員廣、社福需求高,理應獲得與規模相符的經費支持。

黃馨慧也質疑,中央近年大舉編列宣傳、政策推廣預算,卻對直接服務民眾的地方單位「錢包綁緊」,顯示資源分配嚴重失衡。她呼籲行政院應立即檢討補助削減政策,恢復民政、社會相關經費,並建立透明的補助審核機制,避免政治因素影響地方治理。

民政局長吳世瑋回應,民政局非常困難在維持,有些經費是委託里長,這些經費不能少。直接影響是新住民輔導措施去年11.8萬,今年被扣50%;國防部大甲軍人公墓212萬,今年給146萬;區公所辦理健保業務經費補助減半,今年也少了530萬元;區公所約僱辦健保一年60萬被取消,各區健保沒人處理。

全站首選:管仁健觀點》台灣人為何不願跟著鄭麗文喊「我是中國人」?

社會局長廖靜芝回應,中央財劃法及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修正,社會局申請中央社福計畫型補助受影響案件就有7件,減少補助金額近5億9000萬元。關鍵是,中央減少補助金額以弱勢個案補助經費為主,屬法定社福支出項目,為確保弱勢民眾權益,減少經費將由市庫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