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在上周(10日)為紀念朝鮮勞動黨成立 80 周年舉行大型閱兵,領導人金正恩在典禮上發表強硬談話,同時展出多型新式遠程導彈與常規武器,其中包括由官方稱為「最強核戰略武器系統」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火星-20」。典禮上也邀請了中國、俄羅斯與越南等高層官員代表出席。

從公開影像與衛星照片可見,閱兵隊伍中有多列大型機動發射車,其掛載的洲際級導彈外形體積龐大、採用多軸底盤;據「赤角」分析認為,北韓軍隊強調的是固體燃料引擎與增程能力,並宣稱這些系統將使其打擊範圍涵蓋更遠,甚至是美國本土。至於載具能否如官方宣稱般具備可靠的制導、重返大氣層生存能力與多彈頭配置,外界大多仍抱持懷疑態度。

現正最夯:堰塞湖災情推給花蓮縣「鄉鎮市區公所」 傅崐萁怒嗆官員「瞎了嗎?」

若北韓的固體燃料引擎與彈道設計有像官方所宣稱的那樣,將會大幅提升其發射反應速度與延伸射程。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赤角

金正恩在閱兵致詞中強調,必須以強大軍力捍衛主權與「國家事業」,並肯定軍隊在對外支持與「國家安全」上的角色,官方媒體與國內報導亦以展示武器為主軸。南韓媒體則謹慎表示,政府對此表達高度關切;日本與美國則透過既有安全管道呼籲北韓避免進一步激化區域緊張。

「赤角」文章中引述多方意見指出,支持者稱,若北韓的固體燃料引擎與彈道設計有像官方所宣稱的那樣,將會大幅提升其發射反應速度與延伸射程;批評者則指出,導彈體積放大可能會因其中的制導精度、分導再入與可靠性影響能力,是否能構成對先進防禦系統的有效突破,目前仍是未知數。

但導彈體積放大可能會因其中的制導精度、分導再入與可靠性變化,進而影響能力。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赤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