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原市政大樓辦公空間不足,前任市長林右昌任內規劃自建市政大樓,但現任市長謝國樑上任後卻改變原規劃,採「都更合建方式」進行,並聲稱可「減輕財政負擔」。不過,這個合建計畫卻讓建商拿走三分之二樓地板面積,僅留三分之一樓地板面積給市府使用,讓人質疑圖利之嫌。對此,謝國樑昨(12)日在臉書回應,市府為求公開透明,已邀檢調成立廉政平台,確保程序公開公正。
前任市長林右昌原先規劃在基隆市中正路上原基隆市公車修車廠自建新市政大樓,基地面積約1327坪,容積率560%,預計興建2棟大樓。不過,謝國樑上任後卻認為,蓋新大樓需50億元經費,如果中央補助3成,那市府仍需自籌35億元經費。因此,他在在2023年3月宣布,新市政大樓將採民間合作開發方式興建,藉此減輕財政負擔。
現正最夯:「習主席只是心情不好」川普釋善意: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它
雖然係以減輕財政負擔為由,改變興建方式,但是奇怪的地方在於,市府在招標計畫書中並沒有接露未來租金、權利金狀況,市府是否能獲得租金、分配樓地板面積,甚至也不知道土地處分方式,是由市府持有還是變成建商。除此之外,兩棟大樓共1萬6900坪,市府僅能拿到5900坪的1棟行政辦公大樓,剩下的竟全給建商,這也讓外界質疑是否成為京華城翻案。
對此,謝國樑表示,針對新市政大樓興建,市府為求公開透明,已邀集基隆地檢署、調查局等各方共同成立「廉政平台」,確保程序之公開、公正。議會也組成專案小組進行監督。
謝國樑強調,新市政大樓比照台北雙子星大樓計劃成立廉政平台,並邀集基隆主要的檢廉調等單位來共同參與。「請大家相信,該平台機制的公平、公正、公開,一定會爲市府、市民來嚴格把關該都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