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原市政大樓辦公空間不足,前任市長林右昌任內規劃自建市政大樓,但現任市長謝國樑上任後卻改變原規劃,採「都更合建方式」進行,並聲稱可「減輕財政負擔」。不過,這個合建計畫卻讓建商拿走三分之二樓地板面積,僅留三分之一樓地板面積給市府使用,這讓民進黨基隆市議員鄭文婷今(13)日直言,此舉恐有圖利廠商之嫌,更有可能成為「京華城案的翻版」。

前任市長林右昌原先規劃在基隆市中正路上原基隆市公車修車廠自建新市政大樓,基地面積約1327坪,容積率560%,預計興建2棟大樓。不過,謝國樑上任後卻認為,蓋新大樓需50億元經費,如果中央補助3成,那市府仍需自籌35億元經費。因此,他在在2023年3月宣布,新市政大樓將採民間合作開發方式興建,藉此減輕財政負擔。

全站首選:「習主席只是心情不好」川普釋善意: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它

雖然係以減輕財政負擔為由,改變興建方式,但是奇怪的地方在於,市府在招標計畫書中並沒有接露未來租金、權利金狀況,市府是否能獲得租金、分配樓地板面積,甚至也不知道土地處分方式,是由市府持有還是變成建商。除此之外,兩棟大樓共1萬6900坪,市府僅能拿到5900坪的1棟行政辦公大樓,剩下的竟全給建商,這也讓外界質疑是否成為京華城翻案。

針對新市政大樓爭議,民進黨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表示,原先推動市政大樓初衷,是希望能整合分散各地局處,以提升行政效率,讓市民辦事更方便,但如果整體的規劃讓多數的樓地板成為建商的資產,恐怕有違推動建設宗旨。

他強調,市政大樓的建設,重點在於讓市民便利,而非給好看的門面,期盼謝國樑能秉持服務市民的精神,審慎思考目前規劃,「如果最終得利最多的是建商的利潤、市府的面子,最後才是市民便利,市府將會受外界批評,這對基隆來說並非好事。」

當前熱搜:于朦朧墜樓案延燒一個月!范世錡突自爆「我殺了他」截圖瘋傳

基隆市議員鄭文婷質疑,為何不用更能確保市府主導的BOT方式,卻選擇「都更合建」這種對市府極為不利的操作?市府雖高喊「不用出資卻能分回建物」,但事實上等同白送大樓給建商,甚至可能永遠喪失土地所有權,圖利建商恐成京華城翻版。

 

基隆市議長童子瑋。   圖:周煊惠 / 攝(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