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日前宣布加強對稀土物質的出口管制,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巨大的衝擊,美國總統川普也罕見的發表直接批評,表達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不滿。然而,除了稀土外,中國商務部也宣布了對鋰離子電池、部分電池正極材料以及石墨負極材料的出口管制措施,專家認為中國可能想藉由出口管制的方式,維持自己在相關行業中的主導地位。
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於當地時間 9 日發布公告,宣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規的規定,自 11 月 8 日起,對鋰電池相關的產品與製造設備、電池正極相關材料以及石墨負極相關材料等物品實施出口管制,要求相關產業的出口商依照相關法規的規定,附上完整、準確的資訊後,向國務院的商務主管部門申請出口許可。
現正最夯:主席選舉遭滲透?林秉宥警告:鄭麗文成中共武統派滲透台灣的政治樣本
針對此次與電池相關的出口管制禁令,《彭博社》發布分析報導,認為中國政府試圖透過相關規定,保護國內電池相關產業的創新與領先,並增加西方國家政府創建替代供應鏈的難度。該報導指出,雖然中國政府對特定電池正極材料、石墨材料與鋰精煉技術的出口管制早在數個月前就已開始實施,但近期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仍可能對將在本月舉行的川習會與後續的美中貿易協定,以及全球電動車的供應鏈造成深刻的影響。
報導稱,在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後,中國電池製造商的股價就開始出現下跌的趨勢。其中,在香港上市的寧德時代於 10 日下跌 7.2% ,在 A 股上市的億緯鋰能則下跌近 11% 、天齊鋰業的股價跌幅也接近 7.2% 。
花旗銀行分析師傑克.商( Jack Shang )分析認為,中國政府可能希望透過對電池產品與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保持中國在該領域中的技術領先地位,「在新的出口管制禁令實施後,中國政府將在必要時,對電池相關產品的出口進行管制」。但傑克認為,中國政府對電池產品的出口管制,可能不會像對稀土產品一樣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