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10)日發表雙十談話,並說要透過新的國防預算,達成三大目標,其中首度亮相的「台灣之盾」(T-Dome)備受外界關注。據指出,賴總統設立新階段的國防發展目標,對內從國防自主、強化戰力、厚植國防軍工產業實力,到對外與國際友盟國家合作,確切拉出一條自由民主防線,展現台灣以實力護和平的戰略自信。
賴清德表示,國防支出的增加,並非漫無目的,而是有應對敵情威脅的明確必要,也是發展國防產業的動力,透過新的國防預算,要達成三大目標:第一,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建構台灣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為台灣編織保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防護網。第二、第三目標則分別是,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
現正最夯:驚傳于朦朧的「虐待直播」在暗網流傳! 要價高達10萬美金 網稱已送FBI調查
據指出,賴清德的三大目標,對內從強化國防自主、提升不對稱戰力、厚植國防軍工產業,對外則要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拉出一條捍衛自由民主的和平防線,在地緣政治變動的局勢下,展現台灣的戰略自信。
知情人士指出,國防預算不單牽涉國家安全,在國防預算基礎之上,也將帶動國防、軍工產業發展,進而擴大內需,國防預算也可視為經濟預算。總統提國防預算,第三個目標即為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厚植國防與軍工產業實力。事實上,透過本土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深化本土供應鏈,帶動與加速基礎工業升級轉型,進而延伸讓年輕世代擁有更多機會投入創新與高科技AI技術研發領域,可以說國防特別預算背後更有賴總統的經濟戰略佈局。
該人士並指,賴清德拋出國防特別預算與台灣之盾,其實有脈絡可循,並非突然。在國慶前一天,對外,賴政府預先佈局鋪排投書國際媒體。由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投書美國學術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內文借鏡烏克蘭、芬蘭、以色列等國在全社會防衛經驗,直指和平不能靠綏靖主義維持,並向國際社會說明台灣現行強化防衛韌性策略,呼籲民主國家積極合作。該人士說,這與賴總統雙十談話中所提「實力不只要透過軍力,也要透過全社會的韌性」、「全民參與,自助助人」不謀而合。
當前熱搜:中國潛艦被拍到在「這裡」集結 外媒:疑似進入高度戰備狀態
該人士續說,投書中特別提及,賴清德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每季與公私各界檢討進度並跨界協調,同時舉辦「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與來自美國、英國、歐盟等多國民主夥伴交流。今年七月份也有大規模演習,政府各部會參與其中,強化軍事訓練,這凸顯防衛觀念的根本轉變,台灣已從「純軍事防禦」邁向「社會整體存續」的新階段。目標不僅是抵抗侵略,更要在壓力下維持民主運作、經濟穩定與制度連續性,削弱北京在灰色地帶與混合戰領域的滲透手段。
至於對內,該人士指出,國防部9日公布新版「國防報告書」,區分「戰略環境」、「堅實國防」、「和平基石」、「國防管理」,闡述當前印太區域情勢、我國面臨的安全挑戰。報告書中首次提到去年成立的「國防創新小組」(DIO),聚焦無人系統、反制無人系統、AI應用等,未來將持續結合AI新興科技,應用導入於軍事領域。
該人士表示,國防部DIO以創新科技及現貨裝備,消減「形式主義」部隊管理,強韌後勤管理、深化全民國防、穩固國防人力及強化督察效能,以厚植整體國防戰力,與賴清德強調的結合高科技及AI技術、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並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也相互呼應。從國際投書到國防部公布「國防報告書」的雙重鋪陳,總統再於國慶談話中宣示國防特別預算及要達成的三大目標,面向全體國人及國際社會進行表達台灣明確立場,可見賴政府自信、穩健、負責任的溝通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