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導致花蓮光復地區發生洪災後,有媒體報導稱洪災發生後5天淹水未退,質疑水利署誤判情勢,未在第一時間封堵才導致救援困難。對此,水利署今(9)日澄清,洪災發生的第一時間,水利署就已傾全署之力進行救災和復健等工作,絕無誤判和延遲救災等情事。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在9月23日樺加沙颱風靠近台灣後溢流,巨大的洪水隨著馬太鞍溪河道沖毀花蓮馬太鞍溪光復鄉側約2860公尺的堤防,至今已造成19人罹難,5人失聯。

全站首選:管仁健觀點》王鴻薇助理為何要背刺徐巧芯老公?

針對光復洪災發生後,媒體報導稱水利署誤判情勢,導致花蓮光復鄉佛祖街在堰塞湖溢流後持續5天積水未退一事,水利署聲明,其實在洪災發生當天,水利署便動員所屬的14個分署全力投入搶險。然而,因馬太鞍溪水位高於光復市區10公尺以上,河水才會持續隨著地勢往市區方向流。加上洪災發生後2日河川流量大,考量救災人員的安全,暫時無法在河道內施工阻擋水源。

水利署指出,9月26日馬太鞍溪河道水流量下降後,水利署便立即動用200多部重型機具日夜施工,讓河水改道。並在河水穩定後,設置具有基本保護功能的臨時土堤,土堤設置工程於10月5日完工。後續將持續加固堤防,趕在明年汛期前,復健受損堤防,使其達到洪水保護標準。

水利署澄清,洪災發生的第一時間,便傾全署之力進行救災和復健等工作,絕無誤判和延遲救災等情事。   圖:水利署/提供

水利署指出,目前已設置具有基本保護功能的臨時土堤。   圖:水利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