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日前頻繁派遣無人機與戰鬥機入侵北約成員國領空,相關行為也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北約也宣布將強化東翼地區的戰略威懾能力,應對俄羅斯可能帶來的威脅。有中國媒體分析認為,俄羅斯派遣戰機越界飛行的行為不但可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試探,也可能是對軍力薄弱的北約國家實施戰略威懾。
根據中國《南方周末》報導,愛沙尼亞外交部於 9 月 19 日發布公開聲明,指控 3 架俄軍的米格-31 戰機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進入愛沙尼亞領空,停留時間長達 12 分鐘。在確認米格-31 入侵後,北約立即出動了義大利的 F-35 戰機,驅離入侵的俄軍軍機。
針對俄羅斯派遣軍機入侵北約國家領空一事,多名歐洲國家官員發起批評,認為俄羅斯的相關行為「非常危險」且「無法被國際社會接受」。然而,俄羅斯國防部否認了愛沙尼亞的指控,強調 3 架米格-31 戰機僅按計劃完成了飛行任務,沒有侵犯他國邊界,飛行過程中也嚴格遵守使用空域的國際規則。

報導稱,根據國際航空的慣例,即使是軍用飛機,在和平時期也需打開航空應答機,方便途經國家的空管對其進行識別與協助保障航空安全。然而,俄軍此次飛往愛沙尼亞的三架米格-31 都在進入愛沙尼亞領空前完全關閉了應答機,並拒絕回應愛沙尼亞地面空管的無線電聯繫,更沒有對自己的飛行航線進行事件的通告。
該報導強調,在違反航空慣例的前提下,如果俄軍軍機真的入侵了愛沙尼亞領空,愛沙尼亞與北約完全可以依照《國際法》的規定,直接擊落入侵的軍機。然而,北約最終並沒有選擇擊落,而是派遣 F-35 戰機進行驅離。
全站首選:對話紀錄曝!李正皓秀鐵證:王鴻薇操控聯合報抹黑潘孟安 請妳道歉下台!

該報導認為,俄軍近期多次派遣無人機、戰鬥機入侵北約的行為,可能是在對北約進行小規模、邊緣化的軍事試探,以測試北約面對入侵什可能做出的反應,推測俄羅斯早已針對近期一連串入侵行動進行精明的計算,並非外界認為的魯莽挑釁行為。
該報導指出,米格-31 的最大飛行速度可達 2.83 馬赫,極限高度可飛到 2 至 2.5 萬公尺的高空,北約部署的戰鬥機中僅有 F-22 、 F-15 以及歐洲的「颱風」戰鬥機能對其進行攔截。即使真的成為北約戰機的攔截、打擊對象,米格-31 也可能憑藉著強大的機動能力全身而退,不太可能真的被北約武器擊落。
除了精心挑選過入侵北約領空使用的戰機機種外,俄羅斯也嚴格挑選了可能可以入侵的北約成員國。報導稱,與其他北約國家相比,波羅的海三國的空軍並不存在戰鬥機編隊,僅有少量的直升機、無人機、教練機與運輸機等輔助型機種,空中防禦長期仰賴義大利、英國、德國、法國、波蘭等其他北約大國的戰鬥機協助,即使遭到入侵,也須等待北約司令部的後續反應,無法自主進行應對。

另外,由於米格-31 也能發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該報導認為,俄羅斯也可能藉著此次入侵的機會,對東歐地區國家實施戰略威懾,推測三架入侵的米格-31 中,可能有一架攜帶「匕首」,另外兩架則是執行「空中掩護」的任務。
該報導總結稱,對俄羅斯來說,波羅的海三國相當於北約的「軟肋」,是派遣戰機試探北約防禦體系的最好目標,「畢竟他們軍力薄弱,全靠盟友保護」。

該報導強調,俄軍的入侵行動並非單純的魯莽挑釁,而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試探,並可能帶有戰略威懾的意味。 圖:翻攝自 @Tendar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