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80屆聯合國大會召開之際,法國、盧森堡、馬耳他、摩納哥、安道爾與比利時正式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緊接著,加拿大、澳洲、葡萄牙及英國也相繼表態,顯示國際承認潮持續升溫。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英國首相斯塔默於本月 21 日透過影片聲明指出:「面對中東日益嚴峻的恐怖局勢,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以維持和平與兩國方案的可能性。」這一決定具有象徵意義,距離英國 1917 年《貝爾福宣言》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家園已超過百年,距以色列建國亦已 77 年。
現正最夯:于朦朧案延燒「中共宣布網路戒嚴2個月」!台網酸:何來言論自由
目前,在 193 個聯合國會員國中,已有 157 國承認巴勒斯坦,占國際社會的 81%。此外,梵蒂岡與天主教會管理機構羅馬教廷亦早已承認巴勒斯坦國。光在今年以來就新增 11 國承認,自 2023 年以色列對加薩發動戰爭以來,已 20 國相繼承認巴勒斯坦。
這波承認浪潮,被普遍解讀為,以色列在加薩戰事中陷入國際孤立的象徵。據統計,這場衝突已導致超過 6.5 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國際調解小組主任馬丁.格里菲斯(Martin Griffiths)接受訪問時直言,承認只是「起點而非終點」,並呼籲英國等國不僅要提供人道援助,還應停止武器銷售、放鬆封鎖,並推動巴勒斯坦自治機構改革。
承認巴勒斯坦國存在,雖無法立即終止加薩戰爭或以色列的軍事佔領,但對巴勒斯坦而言,卻意味著外交地位的提升,可進一步設立大使館、參與貿易協定、在國際論壇發聲,並尋求國際刑事法院的司法救濟。
當前熱搜:遭轟太多黑歷史!徐榛蔚開賑災專戶籲捐款「守護花蓮」被罵爆刪文
然而,以色列方面強烈反彈。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達農(Danny Danon)痛批,聯合國相關峰會是「馬戲表演」,並指責承認舉動是在「獎勵恐怖主義」。總理納坦雅胡則回應英國決定,重申「巴勒斯坦建國不會實現」,並稱這是對哈瑪斯的「獎勵」。
歷史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亞西爾.阿拉法特(Suha Tawil Arafat)於 1988 年宣布建國,當時多數承認來自非洲、亞洲及阿拉伯世界。1993年《奧斯陸協議》雖曾描繪「兩國方案」藍圖,但迄今未能落實。2012 年,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升格為「非會員觀察員國」。
不過,實際推動巴勒斯坦成為正式會員仍受制於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美國迄今已多次動用否決權阻止相關決議,僅去年就再次否決一項獲得廣泛支持的提案。

不過,實際推動巴勒斯坦成為正式會員仍受制於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美國迄今已多次動用否決權阻止相關決議,僅2024年就再次否決一項獲得廣泛支持的提案。(圖為哥大校園內挺巴勒斯坦遊行) 圖:擷自X帳號@RealGawshJaw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