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錦州街一間醫美診所傳出50歲男子在接受陰莖增大手術後猝死。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醫師提醒,陰莖手術雖能滿足個人需求,但風險不可忽視,術前須建立正確認知並與醫師充分溝通,特別是確認麻醉安排,以降低意外發生。他指出,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應先調整體質再擇期手術,才能兼顧安全與恢復品質。

顧芳瑜醫師針對民眾擔憂的「手術危險性」、「術前準備」、「醫師判斷」、「麻醉細節」及「潛在風險」等議題一一說明,助民眾釐清手術迷思,避免憾事發生。

持續更新:台鐵車票加註「碳足跡」!官網、App預計年底前跟上

Q:進行增大手術應有哪些準備?

顧芳瑜指出,若民眾有意進行陰莖增大術,應先建立正確認知,這類手術主要是回應個人對外觀或自信的需求,因此更需要對手術效果、恢復期與潛在風險有充分了解與心理準備。顧芳瑜指出,臨床上會依個人體質與需求選擇適合的術式,醫師也會說明術後照護、癒合時間及可能出現的個別差異。他表示,每位病人對手術的期待不同,醫師會協助釐清期望是否可行,並與病人共同確認實際能達成的目標。顧芳瑜認為,這樣的溝通有助提升手術滿意度,避免過度理想化,也更能確保手術的安全與效果。

Q:可以要求知道由誰來麻醉嗎?

顧芳瑜說明,民眾可以要求了解手術與麻醉由誰負責。他尤其建議確認「執刀醫師」與「麻醉醫師」是不同的人,這樣的安排能讓手術執行與生命跡象監控各自專責,才能有助於兼顧手術品質與整體安全。

Q:假若我要進行手術,醫師會如何與我溝通麻醉細節?

顧芳瑜指出,手術前會安排必要的抽血與健康檢查,包括肝腎功能、糖化血色素(血糖控制指標)、血脂、電解質與凝血功能等,綜合評估是否適合進行手術與麻醉。他說明,這些數據有助於醫師掌握潛在風險,並作出個別化的醫療安排。顧芳瑜舉例表示,若糖尿病患者血糖尚未穩定,醫師可能會建議先調整體質,再擇期進行手術,以保障安全與恢復品質。

Q:哪類男性不適宜進行增大手術?是否與慢性病或過敏史有關?

顧芳瑜說明,是否適合進行陰莖增大術,主要取決於個人體況與慢性病控制情況,並沒有絕對的限制。他表示,若有心臟病史、高血壓未穩定控制、嚴重氣喘或凝血功能異常等情形,醫師會依據檢查結果進行評估,必要時會建議轉診先做好慢性病控制及調整後再進行。顧芳瑜強調,原則上,慢性病只要經過妥善管理,大多數人仍有機會接受手術。

Q:陰莖手術會讓我一不小心變公公嗎?

顧芳瑜表示,「不會變公公哦,因為不太會切到海綿體。」他指出,比較常見的風險是感染,因此術前的評估很重要(沒有糖尿病等病史),術後的用藥以及換藥以及需要按照醫師的指示是比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