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即將邁入十年的Uber Eats,在外送競爭白熱化下,積極開發合作店家,豐富平台品項,近期更打入好市多,壯大生鮮版圖,以差異化服務避開價格戰陷阱。
打開應用程式Uber Eats,輸入地址,眼前瞬間展開一座城市的味覺地圖,從米其林小吃到巷口鹽酥雞,選好下單後,就能坐等待食物或食材送達。對許多台灣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早已成為日常。
當前熱搜:台中女大生遭17歲前男友44秒狂砍31刀慘死! 兇嫌親友不解:他很乖
「我們在7月達到10億趟次里程碑!」Uber Eats台灣區總經理李佳穎上周接受本刊專訪時,興奮地宣布好消息。「全球僅有極少數市場能達到此成績,以每月單量來說,第一多是紐約,再來就是台北。」她語帶自豪。
Uber Eats明年即將邁入第10年,僅花10年就讓台灣站在世界之巔,李佳穎認為是來自台灣市場的3個特質:台灣消費者追求便利、外食文化豐富、機車密度高。李佳穎分析,台灣的超商密度僅次於韓國;人口跟澳洲相當,商家卻是澳洲四倍;加上台灣是世界上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提供有利於外送的環境。
納入好市多 拓展生鮮商機
10億趟次的背後是,「合作超過8萬家餐廳、突破1億個品項;累計上百萬名會員,每兩個顧客就有一人是會員;擁有超過8萬名外送員,是業界之最。」李佳穎細數十年之功強調,透過委外調查顯示,Uber Eats光是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就為商家創造超過155億元收入,並為台灣外送生態圈創造860億元經濟產值。
然而,李佳穎深知,品項豐富度是外送市場的決勝關鍵之一,即使已有8萬家合作餐廳,業務團隊仍必須不斷陌生開發,開拓店家。
台灣知名連鎖咖啡廳、CAFE!N行銷長李威就透露,Uber Eats在2020年主動找上門,希望豐富平台上的咖啡品牌。Uber Eats也協同店家一起解決外送過程痛點,譬如,為了維持即飲風味,一起精進包材,從容易外漏的杯蓋到全面封膜。在加入Uber Eats後,讓店面業績在疫情間仍能維持7成水準。
「Uber Eats是我們的好戰友!」李威認為加入外送系統,達到互補效果。在過去,早上到下午兩點是生意最好時段,加入外送則補足兩點後的空缺,同時又能將服務範圍拉到店面3到5公里之外。
接下來的十年,Uber Eats固守既有地盤外,更大野心藏在生鮮布局上。「餐廳外送已行之有年,經營生鮮市場(含雜貨)機會更大!」Uber Eats台灣即時零售總經理張佑欣認為。
事實上,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的最新2025年《外送大調查》也呼應張佑欣看法。調查顯示,用戶常外送的購買品項第一名是餐飲熟食,占比逾八成五,第二名的生鮮雜貨則約27%,雖跟第一名有很大差距,相較前一年度,則有4%成長。
6月底,Uber Eats宣布攜手好市多(Costco),完成大型量販店的「最後一塊拼圖」。
「好市多真的是Uber Eats投入生鮮外送4年多以來最複雜的合作。」張佑欣首度還原雙方結盟的歷程,早在2022年開始接洽,直到去年底才定案,歷時3年就是為了克服兩大困難,一是首次採用「採買外送」,由外送員進賣場揀貨;其次,是食安問題。張佑欣透露,光是外送箱,就進行上百次測試,以確保熟食外送過程能通過微生物測試,「烤雞送到顧客手中還溫溫的。」他笑著說。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85fg5y)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500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領隊帶團「整團都法師」,每住一間旅館都說「不乾淨」...晚上升壇作法、瑞士山上燒紙錢,結局超展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1/post/202408080009/
微熱山丘月餅發霉:停止出貨全退款!億元檔期沒了,網讚了不起負責…董座許銘仁曾說:糟糕事搞不好是好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0/post/202509130013/

圖:今周刊 /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