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日前拍板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最快將於10月下旬實施全民普發1萬元,發放方式將比照2023年普發6000元,共有「直接入帳」、「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造冊發放」5種方式。不過,慈濟弟子、玄奘大學台灣佛教研究中心暨宗教系主任釋昭慧法師昨(13)日晚間在臉書發文,強烈表態拒領,並呼籲政府應增設第六種選項:「拒領1萬,轉入國家續命專款」。

釋昭慧強調,雖然普發政策已成定局,但政府仍應提供拒領民眾合法管道,讓大家能把「正義之怒」轉化為「對國家的實際守護行動」。她並要求「國家續命專款」必須嚴格限定,只能用於國家重大災難或備戰之需,嚴禁挪作他用。

精選報導:柯文哲交保北檢抗告「看的出誰的意志」黃國昌:府院黨一條龍操作

她直言,普發1萬元雖能短期討好民心,卻未納入年度預算,行政院只能舉債因應,恐淪為「飲鴆止渴」的財政惡例,甚至引發地方政府跟進喊出「普發4.6萬」乃至「普發5萬」的骨牌效應,最終導致財政紀律全面失控。

釋昭慧也坦言,對她而言,一萬元並非小數目,甚至能解決眼前燃眉之急,但經過冷靜思考,她認為若人人都抱持「不拿白不拿」的心態,國庫將真的淪為提款機,最後的代價是債留子孫、財政失序。她說:「國庫不是提款機。即使普發已成事實,我們仍能選擇拒領,把這份拒絕轉化成守護國家的力量。這是一場世代正義的戰役。」

釋昭慧法師臉書發文批「國庫不是提款機」。   圖/釋昭慧臉書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