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布行政命令將台灣「對等關稅」稅率暫時調整為20%,另需疊加出口貨品原有的最惠國(MFN)稅率及任何反傾銷或反補貼稅,台灣經貿團隊正爭取不疊加原稅率。美國媒體指出,當世界各國領袖紛紛與川普面對面磋商貿易協議,由於華府採取一中政策立場,台灣無法直接和川普協商,因此在關稅貿易談判中居於劣勢。

根據華盛頓觀察家報(The Washington Examiner)報導,當白宮成為各國元首尋求重新界定雙邊關係的一站式平台,美國政府採取一中政策的立場,使美方幾乎不可能與台灣舉行任何官方正式會議。如果台美進行雙邊談判,可能被解讀為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這不僅違反一中政策,也有引發北京強烈反彈的風險。

現正最夯:謝步智觀點》入侵北約領空+聯合軍演 普丁真正目標是「這裏」 恐引爆三戰

川普以重新平衡美台貿易為由,上月宣布對台灣實施20%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當時強調,此為暫時性稅率,談判團隊仍在爭取更合理的關稅。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告訴華盛頓觀察家報:「如果我們能在川普的辦公室與他會面,對我們而言已是一大勝利。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台灣政策專家擔憂,無法與川普直接溝通,恐使重談關稅變成不可能的任務。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分析,當前情勢對台灣而言更為複雜,因為台灣無法直接與川普本人接觸,而這是能否談成協議的「關鍵問題」。對於台灣的提案是否能在未直接向川普「推銷」的情況下讓白宮感到滿意,連賢明持悲觀態度,他指出:「由於川普喜歡達成交易,你必須與川普面對面談判,還有讓他感到自己確實贏了。」

報導提到,隨著台灣官員被迫透過非正式管道進行協商,情勢也變得更加嚴峻。美國政府一再拋出對外國製半導體及電腦晶片加徵新一輪關稅的構想,以促進國內生產,並提高關鍵零組件製造的自給自足能力。連賢明指稱:「很遺憾,台灣沒有機會(造訪白宮),因此即使我們(內部)達成協議,最後還是會被川普否決。」

儘管官方性質的雙邊會談幾乎不可能成局,仍對美台談判未來進展抱持樂觀看法的吳志中向華盛頓觀察家報表示,他相信「川普充滿想像力」。針對報導內容,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回應,台美雙方的關稅談判持續推進,也有一定進展,台灣持續爭取更好、更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以及232關稅優惠待遇,若有相關進展將適時向各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