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總統普丁訪問中國前,俄國與北韓合作及中俄經貿關係早已受到外界關注。
據《鳳凰衛視》報導,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代理州長辛施泰因表示,北韓可能派遣更多志願軍進入俄羅斯,參與前線軍事行動。他提到,目前北韓方面的參戰意願強烈,不僅可能派出 10 萬名工程兵,還可能包括配備作戰裝備的專業兵種,如坦克兵。不過,有關具體規模和時間安排,尚未有官方確認。
持續更新:任由川普擺布! 美日5,500億美元投資協議曝光 9成利潤歸美 日:不會成為壞帳

同時,普丁在訪中前表示,中俄貿易結算「幾乎已完全轉向本幣」,美元和歐元的份額降至「統計誤差水平」。他強調,中國是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而俄羅斯則在中國貿易夥伴排名中位居第五。普丁並承諾,俄羅斯將在金磚國家框架內積極與中國合作,共同反對「世界貿易中的歧視性制裁」。
在歷史議題上,普丁提到二戰時期中國的作用,認為中國的抵抗在 1941 至 1942 年間阻止日本進攻蘇聯方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此番言論出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週年之際,引發外界對中俄在歷史敘事層面進一步靠攏的關注。
另一方面,俄羅斯與北韓的合作也從早期的糧食、能源、軍火等物資交換,逐步延伸到人力支援。辛施泰因表示,北韓軍隊可能以「志願軍」的形式成建制參加,這種表述既保留了自願性質的說法,也暗示了國家層面的協調安排。

與此同時,歐洲國家持續加碼對烏克蘭的援助。比利時近期宣布,將在未來每年提供烏克蘭 10 億歐元軍事援助,直到 2029 年。外界認為,這與北韓可能派遣志願軍形成了鮮明對比,凸顯俄烏衝突的國際化趨勢。
儘管中國在俄烏戰爭中保持曖昧態度,普丁仍表示,中俄關係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他此次訪中除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週年紀念活動,還與中國領導人會晤,外界認為此舉具有象徵性意義,並將進一步鞏固中俄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儘管中國在俄烏戰爭中保持曖昧態度,普丁仍表示,中俄關係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 圖:翻攝自真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