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祭出對等關稅後,將稀土出口管制當作武器,威脅主要製造業國家。對此,日本稍早宣告已經製造出不含重稀土元素的釹磁鐵,不受中國勒索。
日本早在2010年因中國船艦闖入釣魚台海域,與北京發生衝突時,便遭到中國政府以限制稀土出口加以報復。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便積極回收既有廢棄產品中的稀土金屬,並研發各種技術,降低中國的稀土威脅。根據彭博社(Bloomberg)近日報導,日本已在15年來成功地將對中國稀土倚賴從90%降到50%。
現正最夯:美非農就業數據遠低預期!美股道瓊跌220點、台積電ADR漲3.49%
《朝日新聞》稍早報導,日本的特種材料製造商為了降低對於製造驅動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馬達的高性能磁鐵至關重要、用於增強耐熱性的重稀土元素,因中國限制出口造成供應鏈的脆弱性和地緣政治風險,正在投資無重稀土磁鐵技術,旨在保護汽車生產免受未來供應衝擊的影響。
由於釹磁鐵在高溫下會失去磁性,製造商會將少量重稀土元素(主要是鏑和铽)合金化,以保持其在高溫下的性能。
問題在於:中國在全球重稀土生產和加工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在中美關係緊張的背景下,這些材料已成為談判的籌碼,使日本容易受到供應短缺的影響。
為了應對這種風險,日本企業正在開發不含重稀土元素的釹磁鐵,並加強投資力度,以實現量產。
報導指出,原日立金屬株式會社Proterial Ltd.7月底已開發出一種用於電動車牽引馬達的不含重稀土元素的釹磁鐵。該公司的報告顯示,透過嚴格控制雜質,其性能已達到電動車馬達所需的水準。該產品也可用於混合動力汽車。 Proterial 計劃在埼玉縣熊谷市和兵庫縣養父市進行量產。
報導指出,大同特殊鋼株式會社(Daido Steel Co.)已將不含重稀土元素的釹磁鐵商業化,用於混合動力汽車。
其專有的晶粒細化製程可生產出更細小的晶粒,同時顯著提高耐熱性和整體磁性能。本田汽車公司於2016年率先在混合動力汽車中採用該磁鐵。
大同特殊鋼報告稱,近期來自日本和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對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車應用的諮詢增加。
該公司也正在開發更高產量的磁鐵。這家總部位於名古屋的公司計劃投資50億日圓(約新台幣10.34億元),在岐阜縣中津川市的子公司大同電子株式會社營運的工廠,到2026年春季將月產能提高到45噸,到2030財年提高到150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