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並表示,考量當前世界局勢,這個名稱更為貼切,「我們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專家向中央社指出,此舉在川普試圖終結俄烏戰爭未果等外交努力受挫之際,意圖營造強硬形象。

川普(Donald Trump)今天下午在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陪同下,於白宮簽署行政命令,將「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作為國防部的次要稱號,並授權國防部長、國防部及其下屬官員在官方信函與公共通訊中使用「戰爭部長」(Secretary of War)、「戰爭部」和「戰爭部副部長」(Deputy Secretary of War)等次要稱號。

當前熱搜: 管仁健觀點》柯文哲交保會讓黃國昌又變「假老二」嗎?

目前美國國防部網站及社群媒體平台X帳號的名稱都已改為「戰爭部」。

川普今天下午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這項行政命令時表示,針對「戰爭部」的討論已有數月之久,「我們贏得了一次世界大戰,贏了二次世界大戰,我們也贏了之前和其間的所有戰爭,然後我們決定要『覺醒』,把名稱改成國防部」。

美媒報導,美國開國元勳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於1789年設立戰爭部,負責指揮陸軍;自1798年起,海軍由另一獨立的海軍部主管。

此架構一直持續到1947年,由時任總統杜魯門獲國會同意,創設「國家國防建制」(National Defense Establishment),以統籌陸軍、海軍與新成立的美國空軍,到了1949年,「國家國防建制」正式改名為國防部。

不過,川普認為,「戰爭部」是一個更為貼切的名稱,尤其考量到當前世界局勢,「我們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軍隊,我們擁有全球最好的裝備」。

赫格塞斯指出,「戰爭部」將會果斷作戰,而不是陷入無止盡的衝突,它將為勝利而戰,「我們將主動出擊,不只是被動防禦…我們要培養的是戰士,而不僅是防禦者」。

對於媒體問及這次更名將向美國敵人、盟友傳遞什麼樣的訊息,川普表示,這是在傳達一種力量的訊息,「我們擁有極為優越的裝備」,遠勝過他人。

川普也被問及,他在世界許多地方推動和平之際,為何要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他回應說,自己能夠促成多場衝突結束,主要有2大原因:貿易與美國的力量,而其中力量可能比貿易更為重要。

一名亞太軍事議題分析家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很可能更具象徵意義,而非實質改變。加上近期在華盛頓特區部署國民兵、美軍擊沉一艘駛離委內瑞拉的運毒船等動作,此舉看似川普政府在面臨國內挑戰、外交努力受挫之際,包括試圖終結俄烏戰爭未果等,意圖營造強硬的形象。

川普聲稱已促成多場衝突結束,包括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戰爭,但至今尚未能促成俄烏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