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銀行頻繁凍結民眾帳戶引發大批民怨,社群平台上充斥帳戶無預警遭鎖、資金調度受阻的案例,甚至有民眾差點因帳戶被凍結,導致股票違約交割。對此,民進黨立委陳冠廷今(4)日表示,打擊詐騙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犧牲守法民眾的金融便利性為代價,呼籲金管會應立即檢討並規範銀行凍結帳戶的標準作業程序,確保防詐措施符合比例原則。

陳冠廷指出,不少民眾僅因正常的房租轉帳或親友間的資金往來,就遭銀行 AI 系統判定為異常而凍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為了防止詐騙,部分銀行限制長期未交易或低餘額帳戶,我能理解這種用意,但單純限縮方式,也剝奪了絕大多數守法民眾的方便性。」他強調,如何在防詐需求與金融服務便利之間取得平衡,是政府必須正視的課題。

全站首選:(影)葡萄牙里斯本知名地面纜車「榮耀升降機」脫軌!至少15死18傷

雖然金管會已明確規範,即使帳戶被認定為高風險,銀行也應先設法找到民眾,除非無法聯繫才可凍結;但實務上,許多銀行卻是「先凍結再通知」,甚至完全沒有通知,讓民眾在急需用錢時才驚覺帳戶已被鎖,造成極大困擾。

針對銀行過度依賴 AI 系統偵測異常交易,陳冠廷直言,科技工具應該是輔助而非主導。目前部分銀行的 AI 模型準確率仍有待提升,誤判比例不容忽視。他強調,銀行不應單憑AI判斷就貿然凍結帳戶,應建立更完善的人工複核機制,並考量客戶的整體往來紀錄。

另外,目前帳戶被凍結的民眾,必須攜帶身分證、印鑑等親自到分行辦理解凍,無法線上申請,對外地工作或行動不便者造成極大困難。陳冠廷建議,金管會應要求銀行建立更便民的解凍機制,包括提供線上申訴管道與加速審核流程,減少民眾負擔。

「齊頭式地把每一個國民都限縮,這不是最好的方法。」陳冠廷指出,政府正在推動「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 2.0」,強化數位經濟產業治理,應該精準打擊詐騙集團,而非讓守法民眾承擔不便。他強調,打擊詐騙是全民共識,但措施必須精準有效,不能以擾民為代價,未來他將持續監督金管會和銀行業者,確保防詐同時維護民眾金融權益,讓台灣的金融服務「既安全又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