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主席黃國昌8月30日舉行「走讀」活動,數度與警方爆發衝突,造成8名員警受傷,其中一名女警昏倒送醫,黃國昌還一度對警察勒脖子。北檢已分案偵辦,並將黃國昌列為被告。對此,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今(3)日直言,這不是單純的「作秀」,這場戲背後的意圖複雜,「居心叵測」。
葉耀元在臉書發文提及,在禁止集會遊行的區域(總統官邸前面)進行不可能被允許的「走讀」活動,不管有沒有申請,以常識都知道是無法取得正當性的行為,但不要單純的把黃國昌跟民眾黨支持者的行為當作單純的「作秀」,因為他們演的這場戲,背後的意圖比你想的還要複雜很多。
全站首選:國慶主視覺「韓式美學」反綠名醫也挺不下去!網:你在怪韓院長嗎
葉耀元分析,「走讀」活動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對法制的體制進行碰撞,透過挑戰司法、衝撞員警,民眾黨的支持者就會取得更為強大的向心力,強化自身對台灣司法體制的質疑與不信任,強化自己非法行為的正當性,才可以把「柯文哲所受的痛苦」轉化成「自己也受到的痛苦」。從他們的視角,柯文哲跟民眾黨支持者都是民進黨執政體制的受害者,即便至今沒有人可以提出民進黨政府到底在哪裡干預司法了。
「走讀」活動第二件事,是要朔造黃國昌「悲劇英雄」的形象與定位,葉耀元表示,黃當初從學術工作者成功跳進政治圈,不就是靠太陽花運動取得的聲勢、並成功轉化爲政治籌碼?但現在,黃雖成功接任民眾黨主席,但當初黃跟綠營、黃營決裂後所養出的「昌粉」,不見得是「柯粉」或其他民眾黨支持者,因此,黃需要大型「造勢活動」,重新強化自己是「柯文哲接班人」身分,藉此收割柯粉,把柯粉成功轉化成昌粉。
葉耀元指出,「走讀」第三件要做的事,則是要用「受害者」的悲劇身分,來凝聚其他反對民進黨的聲浪。因國民黨跟民眾黨彼此享有立院多數的優勢,所以在立法院,不管黃國昌怎麼咆哮,怎麼秀到大家下巴掉下來,這兩個黨想要通過的法案就是可以通過,也就是他們沒有辦法扮演「受害者」的姿態,所以很難以此博取其他反綠支持者的同情。
葉耀元說明,但若以柯文哲被羈押為起點,以此製造衝突性質活動,民眾黨就可吸取到「非國民黨支持者」的反綠民眾青睞,他們就是以一般民眾的「同情心」作為自身最大的武器,繼續吸引自身的支持群眾。在上述三點成立後,要去增加社會內部的分歧,破壞民眾對政府與司法體制的信任,這樣才能保持民眾黨支持者與其他人的差異性,強化民眾黨支持者對其他人的仇恨值。
黃國昌為何刻意選法律規定不能抗議的總統官邸前?葉耀元直言,當然是居心叵測,黃大可申請在凱道上抗議,甚至也可去北平東路(民進黨中央黨部前)搞「走讀」,正因此,不能單純的把他們當作在作秀,一定要搞清楚他們背後的意圖,才能知道如何避免落入他們的論述,或是不知如何在輿論上進行反擊。
葉耀元強調,搞懂這套邏輯,才能進一步理解黃國昌跟民眾黨所帶給台灣的社會現象,以及我們應該要用什麼立場來突破他們的胡說八道,「要這些人醒過來的機會是不大的,但總是要有人來點破黃國昌背後的企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