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週二(2日)反彈,一度來到 98.6,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3日)早以 30.71元開出,貶破 30.7元大關,盤中最低觸及 30.755元,創自五月初以來新高。截至午盤暫收 30.733元、貶 5.5分。對此,專家李其展表示,「穿破 30.7就是一個表態」,認為台幣短線可能朝續貶態勢,但是否加速要看市場方向。
日前,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總統無權援引 IEEPA 課徵關稅,並可能必須退還已收取關稅,引發市場對川普關稅的不確定性加深,以及對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長天期的 20、30 年期美債殖利率飆漲、美元走強,避險型資產的黃金價格也創下新高。
持續更新:關稅囤貨效應退燒 全球製造業續緊縮 台灣景氣藍燈不滅
亞洲主要貨幣方面,日圓兌一美元走貶 0.38%,來到 148.88;人民幣也貶 0.1%,至 7.1454;泰銖走貶 0.28%,至 32.43;新幣貶至 1.2898;新台幣兌美元今日也貶破 30.7,最低見到 30.755元,貶 7.7分。
李其展於臉書上表示,日幣(今)有跟著一起貶是好事,幫忙吸引美方目光,不要到時要來吵非貿易壁壘,而台幣緩貶有利出口,「目前穿破 30.7就是一個表態,但是否加速就要看市場方向,希望台灣第三季經濟也能持續穩定。」
本週市場焦點放在美國將公布就業數據,若結果表現強勁,將削弱市場對聯準會(Fed)快速降息的預期,美元可能再度上揚,對新台幣貶勢、甚至台股將形成更大壓力。相反地,若數據偏弱、美元回落,新台幣才有機會獲得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