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近年以驚人速度大量購入黃金,意在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抵禦美國制裁,並將黃金納入金融與戰略體系。然而,這股龐大需求同時推動海外非法採礦活動升溫,形成所謂的「採礦黑手黨」,使印尼、迦納、法屬圭亞那等資源國深受其害。外界質疑中國當局默許此類行徑,助長跨國犯罪網路。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資料,中國已連續十餘年為全球主要黃金買家之一。但《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國實際持有黃金的數量與來源始終不透明。高盛在 2024 年 9 月研究文件中指出,中國央行部分月份的黃金購買量,可能比官方數據多出 60 噸。分析師紐文豪伊斯(Jan Nieuwenhuijs)估計,中國央行在 2024 年暗中增購約 570 噸黃金,實際儲備可能已達 5,065 公噸,遠超官方聲稱的水準。

現正最夯:和曹興誠互罵「民進黨內奸」游盈隆:他怕被秋後算帳先找替罪羔羊

這種隱密需求正在推升全球非法黃金市場。據估計,黑市規模高達 300 億美元,每年涉及約 400 噸黃金。非洲的黃金走私量在 2012 至 2022 年間翻了一倍。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今年 5 月警告,黃金供應鏈已被組織犯罪滲透,成為「全球性威脅」。隨著金價突破每盎司 3,300 美元,毒梟、恐怖組織及僱傭兵更加深入參與,而中國企業和投資人被指「從礦山到市場」全面涉入。

報導舉例,在印尼偏遠地區,中國礦企攜帶地質圖與重型機具,在無許可情況下進行大規模開採,當地居民稱之為「採礦黑手黨」。與傳統手工礦業不同,這些非法團體操作規模堪比工業礦場,卻無視環境與安全規範,並逐步由汞轉向使用毒性更強的氰化物,造成森林與河川的嚴重破壞。

國際調查顯示,許多非法礦場直接由中國私人資金投資經營,而中國政府缺乏監管,甚至拒絕與資源國合作打擊犯罪。據《華盛頓郵報》統計,自 2024 年以來,至少 15 個產金國家已對中國公民或公司提起非法開採金礦的訴訟。

在今年 5 月於巴黎舉行的經合組織(OECD)負責任礦產供應鏈會議上,雖有中方代表出席,但僅針對工業採礦發言,對非法黃金流動的討論保持沉默。比利時研究員布萊爾(Guillaume de Brier)直言:「我們都在討論中國,但他們不在場。中國是這場會議裡消失的大象。」

黃金交易近來價格高漲。   圖:Marke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