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央行總裁警告,若無法吸引更多外籍勞工,全球主要經濟體未來數十年將缺少推動經濟成長、維持價格穩定所需的勞動力。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在美國懷俄明州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舉行、由堪薩斯市聯邦準備銀行主辦的研討會上,日本銀行(央行)總裁植田和男、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及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BoE)總裁貝里(Andrew Bailey)都強調人口高齡化對經濟成長所構成的重大挑戰。

精選報導:「嫌人類擋道?」中國短跑機器人撞操作員 網友笑:首例「被機器人傷害的人類」

植田和男表示,日本人口急速老化,讓勞動力短缺成為「最迫切」的經濟難題之一。他指出,目前外籍勞工僅占日本總勞動力的3%,但貢獻了近期過半的勞動力成長。

整體來看,富裕國家生育率處於歷史低點,外加人口壽命延長,導致所謂的扶養比(Dependency Ratio)升高,也就是說,非工作年齡人口所占比例顯著增加。

拉加德表示,外籍勞工的加入,在抵銷人口老化趨勢對經濟成長的負面影響上「扮演關鍵角色」。她談到,若沒有外來人才流入,歐元區到2040年工作年齡人口將減少340萬人。

她說,COVID(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過後,歐元區勞動市場「表現超乎預期」,部分歸功於高齡勞工持續就業,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外籍勞工人數上升。

「雖然2022年外籍勞工僅占總勞動力的約9%,但過去3年勞動力增加有一半來自外籍勞工。沒有這波貢獻,勞動市場可能更為緊縮,經濟成長也會下滑。」

貝里則說,高齡化及生產力下滑對英國經濟帶來的「嚴峻挑戰」尚未獲得足夠的重視。

經濟學者普遍認為,無論民粹壓力或反移民氛圍如何升溫,未來數十年,補足勞動力缺口、吸引更多人才對維持經濟成長來說勢在必行。

各國央行總裁預測,人口高齡化不僅會降低經濟成長,也可能推高通膨,原因就在於缺工情形一旦擴大,勞工的薪資也將跟著水漲船高。

貝里補充,到2040年,英國將有40%人口超過16至64歲的標準工作年齡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