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823兩波罷免案最終全數失敗,歷經千辛萬苦闖入第三階段的31件國民黨立委罷免案,最終仍無一成功。大規模行動以「零過關」落幕,對台派士氣造成不小打擊。不過,長期參與行動的「反紫光奇遊團」成員許美華,卻以不同角度詮釋這場運動,稱之為「最成功的失敗任務」。
許美華23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其實早在726投票之前,她就已經預料到大罷免難以成功,因此在編寫志工書《120+萬封給臺灣的情書》時,便抱著這樣的心理準備。她坦言,雖然從投票結果來看,這場公民行動「完全失敗」,但它卻動員了成千上萬的政治素人走上街頭,互相支持、認出彼此,「這比一時的投票結果更難能可貴。」
現正最夯:823公投、罷免皆未通過 小笠原欣幸:民進黨相對主導地位迎來終結
她指出,在書寫過程中,自己不斷想到電影《阿波羅13號》。當年原定的登月任務失敗,但太空人憑藉地面團隊的努力與冷靜判斷,最終平安返航,這被稱為「成功的失敗」。她認為,大罷免同樣如此──沒有任何一名國民黨立委被罷免,但卻匯聚了無數志工與公民,完成了一次空前的動員。
「那些站在街頭揮汗的志工,超過半年多的努力,難道沒有意義嗎?」許美華強調,尤其在志工群體中,超過八成是女性,其中不少是年輕媽媽,這在台灣社會運動中極為罕見,顯示出一股新興的公民能量。
她回憶,在趕稿期間,不斷思考「一場可能大失敗的大罷免運動,到底代表什麼?」最後在書稿中寫下:「2025年的大罷免,將是一場改變台灣公民社會樣貌的巨大行動,讓無數台灣公民認出彼此,找到戰友,也將改變參與者的人生軌跡與意義。」
許美華引用葉霸老師的話說:「我們沒有輸,我們只是還沒有贏。」她強調,大罷免雖然沒有攻下任何一座山頭,卻讓人們找到彼此、建立革命情感,這是任何人都無法輕視的力量。最後,她將這段經歷獻給所有參與的志工與夥伴,並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自己有多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