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昨(15)日於美國阿拉斯加舉行「雙普會」,川普在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意外爆料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親口向他保證,只要川普仍在任內,中國不會對台灣動武。
對此,政治評論員吳靜怡在臉書發文質疑,習近平的口頭承諾是否真能成為台灣的安全保障?她強調,「保證」聽來或許能暫時讓人鬆口氣,但和平並不是建立在他人承諾之上,而是要依靠自身實力與國際支持。
全站首選:川普預告晶片關稅恐上看300%!美股多收低、台積電ADR跌0.88%
她指出,川普一方面曾警告若中國入侵台灣,美國將「轟炸北京」,展現強硬姿態;另一方面卻又屢次抱怨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產業」,甚至要求台灣「為國防付錢」。在「對等關稅政策」中,還對台灣半導體產品課徵高額關稅,雖然之後從32%下調至20%,但對台廠仍是沉重負擔。川普這種矛盾言行,使得美國對台政策的「戰略模糊」更加複雜難測。
吳靜怡提到,習近平所謂的「耐心」,其實呼應了中國長期視「統一台灣」為核心利益的立場,只是「暫時擱置」,野心並未消退。近年來,中國持續透過軍機、軍艦跨越台海中線,對台展開灰色地帶施壓,台灣早已承受巨大安全壓力。
她直言,台灣不能僅仰賴任何大國領袖的口頭承諾,必須加速推動國防現代化,深化與美、日、澳等盟友合作,同時推動經濟多元化,才能在長期競爭中維持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