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區近日吸引不少遊客駐足,大家紛紛抬頭張望,希望能一睹今年剛誕生的笑翠鳥幼鳥。根據園方觀察,目前共有5隻笑翠鳥同時生活在戶外活動場,其中包含今年5月新孵化的2隻雛鳥,正值活潑學飛期,正是觀察的好時機。
「笑翠鳥」獨特的叫聲名,聽起來彷彿有人邊笑邊對空氣講笑話,因此得名「笑翠鳥」(Kookaburra,學名:Dacelo novaeguineae)。當牠們適應環境後,便會大方展現這種「開懷大笑」的天賦,成為園區裡最容易被聲音認出的明星居民。這處隱密的巢穴藏身於戶外場域的樹洞內,從遊客視角幾乎無法察覺,即使是經驗豐富的保育員,也必須細心觀察才能掌握幼鳥動態。這樣安全隱蔽的育幼空間,提供鳥爸鳥媽穩定育雛條件,也讓保育工作順利推進。
精選報導:地瓜故鄉變光電村?彰化大城被貼「低地力」標籤 農民抗議拒絕種電
不只父母投入育雛工作,連前一窩孵育的姊姊也主動參與餵食。根據保育員觀察,每當放好食物後,姊姊會與父母一同迅速將食物叼至寶寶口中,形成三隻鳥協力育雛的畫面,展現出笑翠鳥家族的高度合作性。這2隻笑翠鳥寶寶於5月底成功孵化,自6月初睜眼以來,成長速度驚人。短短不到一個月內,從粉色雛鳥長出羽毛,6月底便已飛離原本隱蔽的巢位,發展為體型幾近成鳥的亞成鳥。
保育員表示,笑翠鳥寶寶的羽色尚未完全轉為成鳥色澤,可透過觀察斑點與飛行方式辨認。成鳥的翅膀兩側會出現明顯、鮮豔的淺藍色斑點,而亞成鳥的斑點則較為模糊,顏色偏米或略帶咖啡色。此外,幼鳥的飛行技巧尚未純熟,經常停在開放區棲架上發呆,反而比成鳥更容易被民眾發現。
6月間,獸醫團隊在幼鳥滿月時進行首次健康檢查,為了日後辨識方便,分別為兩隻寶寶配戴藍色與淺綠色腳環。園方回憶,當獸醫師與保育員進入活動場時,父母與姊姊紛紛飛到高處觀望,唯獨兩隻雛鳥一臉茫然地站在棲架上,讓人一看就知是「新手鳥」。
檢查過程中,兩隻菜鳥雖在開始時稍有掙扎,但整體配合良好,檢查順利完成。獸醫師表示,兩隻雛鳥身體狀況健康,發育進度符合預期,足以應付戶外環境中更高挑戰的生活階段。園方也熱情邀請民眾,不妨趁著這段期間造訪,一同尋找這兩位新成員的可愛身影。

笑翠鳥寶寶初長成。 圖:翻攝自台北動物園臉書專頁

成鳥羽毛的水藍色斑點比較鮮豔,頭部的深色縱帶對比分明。 圖:翻攝自台北動物園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