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逐漸年輕化、腫瘤同時轉移與多發的情況日益增加下,台中榮總複合型達文西手術再度突破醫療技術限制,成功幫助多位癌友一次切除多處腫瘤,減少手術次數、縮短住院時間,為癌症患者爭取更高存活率與生活品質。這項手術模式也與國際最新癌症治療趨勢接軌,成為整合式精準醫療的關鍵典範。

自2019年引進第四代達文西 Xi 機器手臂系統以來,台中榮總已累計完成逾 800例大腸直腸手術。這套系統具備高靈活度與穩定性,尤其適用於骨盆腔等狹窄部位,能有效提高手術精準度,降低併發症與復發機率。大腸直腸外科江世偉醫師表示,患者平均住院約 5天,不需鼻胃管與腹腔引流管,大幅提升舒適度與生活品質。

全站首選:管仁健觀點》王世堅是民進黨的良心?還是民進黨的病毒?

院方針對 221例達文西Xi手術病人進行 3年以上追蹤,並與 249例腹腔鏡手術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達文西組 3年內無病存活率較高(12.6% vs. 15.7%),腫瘤局部復發率也較低(5% vs. 15%),等同有 16位病人免於復發風險。這些成果已獲美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認可,與《JAMA Oncology》研究結果一致。

50歲的病友孫小姐在參加台中榮總四癌篩檢中發現糞便潛血陽性,進一步大腸鏡檢查確診乙狀結腸癌。所幸發現得早,透過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微創切除,術後僅住院4天即順利出院,成功擺脫病灶。

而62歲的吳小姐則是另一種罕見案例。她因腹痛、血便就醫檢查,發現胃、肝與升結腸各有腫瘤,其中肝臟為大腸癌轉移灶,病況已屬第4期。所幸醫療團隊評估可行性後,以複合型達文西手術同時處理三處腫瘤,手術順利,病理證實為高惡性胃腸道基質瘤、大腸原發性癌與肝轉移腫瘤。目前吳小姐恢復良好,持續追蹤治療中。

最特殊的案例莫過於58歲卓先生。他因反覆喉嚨痛就診,竟意外確診舌癌第三期,進一步檢查又發現大腸、左腎與甲狀腺皆有腫瘤。經判斷為罕見的「多重原發性癌症」,亦即四個不同來源的癌症同時發生,而非癌症轉移所致。卓先生於今年四月、七月分別接受兩次複合型達文西手術,成功切除大腸、腎臟與甲狀腺腫瘤,病理顯示為第一至第二期癌症,治療效果良好。根據國際研究,罹患四種原發性癌症的機率小於 0.1%,極為罕見。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林俊余醫師指出,多重原發性癌症與癌前病變體質、基因遺傳與環境污染等因素有關。病友卓先生表示,只要積極面對、妥善治療,仍能恢復正常生活。他本人也以行動證明,術後積極戒菸、天天游泳、維持作息,展現對生命的堅持。

大腸直腸外科林志安醫師補充,大腸直腸癌常轉移至肝臟、胃、小腸與生殖系統等器官,傳統需分次手術。透過複合型達文西手術,醫師可於一次手術中同步清除多處病灶,並配合個人化的化療、放療與標靶治療,提升第四期患者 5年存活率至 50%。整體而言,此技術不僅降低手術風險,也讓病人有更多生機。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大腸癌已連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二位,年新增病例超過 1.7萬人,平均每 32分鐘就有 1人確診。大多數初期患者並無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危險因子包括年過 50歲、多息肉病史、代謝症候群、抽菸、喝酒、肥胖與低纖維飲食等。台中榮總也呼籲民眾,應定期進行糞便潛血與大腸鏡檢查,特別是45歲以上及有家族史者。

林志安醫師(左)與外科團隊運用複合型達文西手術,助吳小姐(右)同時切除胃腸道基質瘤、大腸癌與肝轉移腫瘤。   圖:台中榮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