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準備針對經第三國轉運的貨物祭出高額關稅,南韓釜山港正面臨嚴峻挑戰。根據《週刊朝鮮》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將自8月1日起,對南韓啟動「對等關稅」,若比照越南與印尼模式,針對非原產地的第三國轉運貨物課徵高達40%的懲罰性關稅,釜山港恐怕難以倖免。

過去幾週,美國已與越南、印尼就類似機制達成共識,針對兩國自產貨品課徵約20%的關稅,但對透過該地轉運的貨物則一律加課40%。專家指出,這一政策實際上是在針對中國,目的在打擊「繞道出口」的避稅策略,而以處理中國貨物為主的釜山港,顯然難逃波及。

持續更新:川普點頭內幕曝光!日美關稅協議談判 東京甩「進口美國米」致勝籌碼

釜山港是南韓最大的貨櫃港口,也是全球排名第七的轉運樞紐。根據南韓海洋水產部資料,2023年該港處理的貨櫃量達2440萬TEU(標準貨櫃單位),其中轉運貨物就占了1350萬TEU,比例超過一半。進一步分析發現,當中約三成來自中國北方港口,包括青島、天津與大連等,再由釜山中轉送往美國西岸的洛杉磯及長堤港。

若美國把懲罰性關稅擴大適用至南韓,意味著釜山港將失去大量中國貨源,對其港口地位造成威脅。事實上,自1995年日本神戶港因地震受創以來,釜山港曾迅速竄升為全球第三大港,但這些年在中國港口快速崛起下,排名一路滑落,如今已退至第七。

釜山港的命運也牽動南韓整體對美貿易關係。儘管韓美早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理應受到保障,但南韓已連續27年對美維持貿易順差,使得協商空間相對吃緊。有分析認為,若要爭取豁免,南韓恐怕得以農業讓利為交換條件,包括開放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增加稻米配額等,都被列為潛在選項。

不少產業界人士警告,若無法迅速協調、爭取美方理解,釜山港恐將步上香港港後塵,從亞洲轉運中心邊緣化為「被繞過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