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地區,造成14.5萬片太陽能光電板損毀,讓網友質疑損毀的光電版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對此,事實查核中心說明,只要正常使用,光電版就沒有污染環境的疑慮,目前國內也從未發生光電版影響水質的案例。
丹娜絲颱風7日罕見由嘉義登陸,讓作為國內太陽能發電重點區域的台南、嘉義等地大量太陽能發電設施受損。據環境部統計,丹娜絲颱風侵台後,損毀的太陽能光電板約14.5萬片,總重2800公噸。網友質疑,光電板損毀後,其內容物若是流入水源或土壤中,將對環境造成污染。
延燒焦點:竹節草颱風將復活!天氣粉專曝:明中南部有「致災性降雨」機會
針對網友質疑,事實查核中心說明,太陽能板製作時,是以「可在戶外使用20年」為標準,封裝嚴密,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釋出毒素。
此外,事實查核中心表示,環境部在丹娜絲颱風過境後,多次檢測嘉義和台南有受損的光電案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包括鎘、鉛等共10項重金屬含量皆未超過環境基準值。
事實查核中心解釋,太陽能光電板正常使用時沒有污染水質的疑慮,但若是光電板破損、長期置之不理,仍會破壞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