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施凱爾今天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施凱爾再次強調英國對烏克蘭堅定不移的支持。兩位領導人並同意,反貪腐機構的獨立性對烏克蘭民主至關重要、具核心意義。

施凱爾(Keir Starmer)和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另強調,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必須坐下談判、同意「無條件」停火,以實現烏克蘭正義、持久的和平。首相府一名發言人表示,兩位領導人皆提到,國際夥伴必須持續對俄施壓。

現正最夯:藍營凱道總動員 朱立倫:賴清德怎變民主前輩最討厭的對象

澤倫斯基則表示,他向施凱爾說明了23日烏俄新一輪會談的進度,並提到正準備向國會提出新法案,以強化烏克蘭的執法體系,並確保反貪腐架構的獨立性和效率。施凱爾建議邀請有助「長期合作」的專家參與相關工作。

就在烏俄停火談判陷入膠著、俄軍攻勢持續推進,而烏克蘭仍亟需各國軍援之際,澤倫斯基22日簽署法案,削弱本為獨立機關的國家肅貪局(NABU)及肅貪專責檢察署(SAPO)的權責,讓它們直接聽命於總統任命的檢察總長,進一步引發外界對澤倫斯基及其親信圈在「國家安全」名義下,走向集權的疑慮。

澤倫斯基近日啟動的內閣改組同樣遭質疑以「忠誠度」為首要考量、厚待與總統府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親近的人士,包括新任總理斯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

在執政黨緊急動員黨籍國會議員的情況下,關於反貪腐機構的法案22日火速通過,甚至獲部分具「親俄」歷史的國會議員支持。歐盟和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政府已陸續就相關事態發展向烏方表達關切。在主張修法是為了剷除反貪腐機構內的「親俄」勢力後,面對連日來數以千計、一向講求「團結一心抵抗侵略」的烏克蘭民眾上街抗議,澤倫斯基今天態度軟化。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4日曾揚言,若莫斯科在50天內未能和基輔達成停火協議,則美方將對與俄羅斯貿易的國家實施稅率達100%的次級制裁;不過,俄方至今立場未見實質改變,仍堅持必須先解決衝突發生的「根本原因」,否則即便是俄烏領袖當面會談,也無意義。

根據俄方的宣稱,相關「根本原因」包括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為首的所謂西方集體利用烏克蘭威脅俄羅斯安全。然而,俄羅斯自2014年以來兼併烏克蘭克里米亞(Crimea)、軍事占領烏東,無視歷來與烏克蘭簽署的各項邊界劃定與尊重主權完整條約。

俄方代表團團長、總統助理梅丁思基(Vladimir Medinsky)23日在伊斯坦堡與烏方會談後說,中國歷史上曾有「國共內戰」,期間領導國民黨的蔣介石總是堅持要與領導共產黨的毛澤東「當面談」、「見面就一切好談」,結果雙方似乎總計見面了「5次」,甚至微笑合照,但這仍無助內戰結束,因為「根本問題」、「根本矛盾」未獲解決。

在俄中如今協作愈加密切,以及各國持續關注台灣海峽局勢、美中競爭、台美關係和烏克蘭戰爭走向如何牽動印太區域形勢的背景下,梅丁思基進一步聲稱,儘管有西方大規模軍事援助,國民黨最後依然輸掉了內戰、共產黨取得勝利。

許多分析預期,俄羅斯今年夏季將進一步對烏克蘭加大攻勢。美國新聞網站Axios近日援引知情人士說法報導,蒲亭3日與川普通話期間,曾透露有意在接下來60天內,升高對烏克蘭東部的攻擊。大約10天後,川普宣告給蒲亭50天與烏方談和。路透社則引述親近克里姆林宮的消息人士報導,屆時即便期限已到,蒲亭仍將繼續對烏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