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預計8月1日上路,半導體關稅也即將出爐,各界高度關注。長期研究地緣政治的科技專家預期,台灣對等關稅稅率不排除可能與日本的15%相當,半導體關稅對於台灣先進製程影響有限,成熟製程可能面臨較高的關稅,不過中國業者將首當其衝,有助市場秩序正常化。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陸續宣布新對等關稅稅率,日本最新關稅為15%、韓國為25%、越南20%、菲律賓19%。金融時報報導,歐盟與美國接近達成貿易協議,關稅可能與日本相同為15%。

當前熱搜:凱道喊到5萬人 馬英九:賴清德「姓賴」但不值得信賴

專家表示,觀察近期美國關稅政策進展,日本自先前的25%降至15%,可以確定美國關稅稅率是浮動的。高關稅是美國驅使各國坐上談判桌的手段,若能開放市場、增加美國投資,以及提升去中化的承諾,都可能獲得較低的關稅。

目前以英國稅率10%為最低,專家認為,10%將是美國關稅稅率的底線,應沒有國家關稅能低於10%。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將可收到「一石四鳥」之效,不僅有關稅收入、增加美國投資、增加外銷,並達成去中化目標。

專家表示,日本和歐盟皆是美國的重要盟邦,其經濟量體規模比台灣和韓國大,對於美國改善貿易赤字相對重要。

專家說,美國一開始對盟邦課徵高關稅,曾引發疑慮,憂心盟邦因此被逼著向中國靠攏。觀察日本關稅降至15%,歐盟關稅稅率若真與日本相同,應該對於去中化有一定承諾,關稅的成效彰顯。

專家分析,美國關稅稅率大致可分為「美國隊」和「中國隊」2類,「美國隊」國家稅率多數在20%以下,如日本和菲律賓,「中國隊」國家則是高關稅。

台灣堅持去中化立場,台廠也超前布署,台積電在對等關稅公布前即宣布加碼投資美國,充分展現友好態度。專家表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預期台灣關稅稅率應可低於20%,不排除可能與日本相當。

專家說,韓國因無法捨棄中國市場,內部在去中化的決策難有共識,除非讓利夠多,韓國稅率才可望降至20%以下。

專家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施行已不可逆,將帶動全世界各行各業展開區域性重組,勞力密集且低毛利率的產業將加速往開發中國家挪移,已開發國家則以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為主。

專家說,市場環境將更趨嚴峻,製造業將朝向大者恆大趨勢發展。他認為政府不應介入補助企業,而是應由市場機制自然引導廠商發展。

至於半導體關稅,專家表示,大致可分為7奈米及以下的先進製程和10奈米及以上的成熟製程2部分,其中,先進製程僅與台積電和韓國三星(Samsung)有關,預期美國應會課徵基本關稅,主要目的是希望帶動投資美國,因此若投資進度緩慢,稅率可能逐步升高。

專家說,台積電不僅已承諾在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興建6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及1間研發中心,且台積電先進製程半導體關稅可以轉嫁客戶,影響應有限。反觀三星在美國投資步調緩慢,可能面臨較大的壓力。

成熟製程部分,專家表示,與台灣、韓國、歐盟、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等有關,預期可能與藥品及汽車措施類似,祭出高關稅,主要目的除了希望帶動投資美國,還要達到去中化目標。

專家預期,中國可能會被課徵高額稅率,歐盟和日本等國是否會跟進對中國半導體成熟製程晶片課徵高關稅,值得觀察,隨著中國大量產能外銷受阻,應有助於成熟製程市場秩序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