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都是虎頭蜂活動頻繁的時節,尤其6至8月螫人事件進入高峰,新北市府統計光是去年就接獲7,916件蜂類通報,當中虎頭蜂占了3,715件。為協助民眾避開危險區域,市府與台大昆蟲系教授楊恩誠團隊合作,推出一套可上網查詢的「虎頭蜂熱點平台」,同時提供巢點分布圖與螫傷風險圖,作為事前規劃與防護依據。

虎頭蜂多半在低矮草叢、灌木甚至地底築巢,若稍有驚動,便可能群起攻擊。動保處表示,從事農務、修剪植栽或清晨進行除草的戶外工作者風險最高,亦提醒喜好登山或健行的民眾,出發前務必查閱虎頭蜂風險地圖,避開標示區域,才能替行程增添一層保險。

精選報導:把超市當自助吧?業者不堪其擾 貼警語:不要偷吃!

為進一步提升戶外安全意識,市府選定12條登山步道與風景區的高風險地帶,設置16面警告標示,內容包含虎頭蜂外型特徵、防蜂方法、應變指引與急救通報方式,提醒山區民眾一旦遇蜂,務必冷靜應對,切勿輕舉妄動。

若在戶外察覺蜂群或可疑蜂巢,應立刻停下行動,切勿驚擾蜂隻,更不可私自處理蜂巢,應透過1999或1959通報專業人員處置。動保處建議,山林活動期間應每隔50公尺主動檢視周遭情況,可攜帶含DEET防蚊液作為驅蜂輔助。若不幸遭螫,首要任務是立即脫離現場並撥打119送醫,把握救治時間。

虎頭蜂巢外觀多為土黃色球體,帶有明顯波紋,常懸掛在屋簷下或樹枝間,周邊經常可見巡邏蜂警戒盤旋。動保處指出,清明節後至11月是築巢旺季,若民眾在住家附近發現疑似蜂巢,應立即撥打24小時通報專線(02-29596353),由專人安全處理,千萬不可貿然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