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女足隊爆發的「抽血換學分」爭議持續延燒,球評石明謹今日發表最新觀點,直指此案的核心應是制度改革,而非對師生個人的追獵。他強調,雖然感謝周台英教練過去對足壇的貢獻,但她應負的責任絕不該逃避;同時他也呼籲外界停止攻擊吹哨者簡奇陞,因為理直氣壯地爭取自身權益並無任何錯誤。
石明謹表示,根據目前進度,此案已有幾項事實獲得確認,包含確實存在由非醫療人員執行抽血的行為、部分受試者至今未領到應有費用、相關試驗內容違反或根本未送倫理審查委員會(IRB)審查、事前未簽署同意書而是事後補簽,以及霸凌審查委員會已確認周教練構成霸凌行為。
持續更新:屋漏偏逢連夜雨!低壓帶未歇又遇年度大潮 沿海2區域慎防淹水
然而,石明謹也指出,仍有部分關鍵疑點尚待釐清,包括血液樣本與數據是否真如校方所說已銷毀,以及最重要的金流與血液樣本的最終去向,還有是否存在以學分逼迫選手接受試驗的情事,這些都有待檢調單位進一步的調查。
對於一手栽培出無數國腳的教練周台英,石明謹說明,他不願抹殺其在足壇的貢獻,也理解與尊重許多受其照顧的學生出面為她說話。但他同時也呼籲,「應體諒每個人有不同的人生經歷」,不能因此否定其他受害者的感受。他認為,周老師在此事件中「既是加害者,同時也是受害者」,在權力不對等又缺乏良好管控機制的環境下,掌權者很容易跨越紅線,但這不能成為免責的理由,其應負的行政甚至刑事責任,一分都不能少。
針對外界對吹哨者簡奇陞的各種質疑,石明謹也提出看法。他強調,完全沒有必要對她個人進行人格攻擊,無論她是何種性格,都不妨礙她主張保護自身權益的權利。對於有人指控簡奇陞口條清晰、不像「受害者」,石明謹直言:「沒有人規定受害者就一定要遮頭遮臉、楚楚可憐,理直氣壯、敘事清晰到底有何不可?」
石明謹更駁斥了所謂的「政治陰謀論」,他澄清此案最早在去年11月就已由另一位同學向立委陳培瑜陳情並召開記者會,並非現在才出現。之所以此刻再度浮上檯面,是因為師大直到今年5月才公布調查結果,簡奇陞等人在6月拿到報告後認為無法接受,才決定繼續陳情,時間點的巧合完全是校方造成的。
最後,石明謹也導正部分錯誤迷思,有人擔心此案會讓台灣沒人敢再做運動科學研究,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這邏輯完全錯誤,「以後是沒人敢做『違法的運動科學研究』」。他認為,這次事件短期雖對體育界是很大的打擊,但若能促成長遠的監督管理機制改革,讓資訊更公開透明,反而能重建大眾對運動環境的信心,是體壇翻轉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