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昨(18)日在新竹市立體育館舉行頒獎典禮,高雄市表現亮眼,繼第62屆與第63屆分別榮獲縣市團體獎第一名及第三名後,今年再度以卓越表現榮獲縣市團體獎第一名,其中陽明國中三位學生研究「男生小便斗噴濺物理學」,獲得評審青睞,最後拿下國中組物理科第一名。高雄市教育局表示,將擇期公開表揚獲獎學校,肯定他們在科學研究上的卓越成果與不懈努力,期許激勵更多師生投入科學教育的行列。

全國第65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成績公布,高雄市參賽的36件作品,經由高雄市第65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競賽,從近4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今年65屆全國中小學科展高雄市獲得第一名有4件、第二名4件、第三名6件、佳作8件、團體合作獎2件、(鄉土)教材獎3件與民間機構獎9件,共有28件作品獲得36個獎項。另高雄中學、陽明國中也分別奪得學校團體獎高中組與國中組第三名。

陽明國中有三件作品參賽均獲獎,其中作品「尿之有道-小便斗噴濺物理學」,作者林宥君、洪德芮、霍欣妤三位男女學生,勇奪國中組物理科第一及康寧創新優等獎、聯發科技創造無限可能獎特優獎三項殊榮。作品結合實驗與流體力學,提出減少公共小便斗尿液噴濺的具體建議。

精選報導:113學年度模範生與市長合影 北高雄最後一場次熱鬧又溫馨

陽明國中校長張永芬說,三人中有兩人是女生,多次到男生洗手間研究時嚇到男生,最後只好買了小便斗在實驗室進行研究,過程中發現就算男生對著小便斗小便,小便斗周邊同樣也會噴濺出大量尿漬,甚至噴濺到褲子或鞋襪,而男生自己卻不自知;到底「該怎麼尿」?小便斗最不易讓尿液產生噴濺?為研究「尿液噴濺面積和範圍」,三位同學最後利用「蒙地卡羅扇形法」進行測試而獲得許多有效抑制尿液噴濺的方法,得到評審們青睞。

另外高雄中學榮獲學校團體獎高級中等學校組第三名與TDK文教基金會獎,計有2件作品獲得高中組第一名,分別為物理與天文學科的「擺撞協奏曲:相位完美節奏-Lato Lato運動機制之研究」與環境學科的「探討校園樹木固碳力-量化統計樹木固碳量與碳吸存效率之研究」。

其中研究東南亞的傳統玩具Lato-Lato的作品「擺撞協奏曲:相位完美節奏-Lato Lato運動機制之研究」,學生表示球體上下擺動、碰撞所產生的節奏性動作令人著迷,決定深入探究這種看似簡單、實則蘊含物理奧秘的現象。他們設計實驗裝置,透過振盪器模擬手部動作,並使用Tracker與Python程式分析球體運動,進一步推導出完整的運動方程式。研究結果顯示,當振盪頻率與球體擺動的自然頻率達到特定相位關係時,能量會開始穩定累積,產生明顯共振現象。研究不僅成功將理論模型與實驗結果做出高度吻合的擬合,並且提出未來可應用於高精密儀器隔震設計的可能性。

高雄中學另一項榮獲高中組環境學科第一名及(鄉土)教材獎之「探討校園樹木固碳力-量化統計樹木固碳量與碳吸存效率之研究」作品,是三位學生一起在豔陽與蚊子的襲擊下,透過「以生長量法量測」、「以光合作用法來量測」二種實驗方法量測學校的樹木二氧化碳的存量及吸存效率,再一起處理海量數據及研究數據報告等,同樣也得到評審青睞。

此外,勝利國小勇奪全國科展國小組數學科第一名,作品「尋找迷失的立體羊—解構六角星拼圖之研究」,學生們將平面的六角星拼圖透過巧妙的拼摺成正四面體,讓其中三個面合起來,神奇地變出一隻完整羊的摺紙遊戲,就像在玩一場「紙上立體魔術秀」;更厲害的是,他們先以數學方法窮究出23 種能摺成正四面體的圖格組合,再利用展開圖當橋樑,把平面世界和立體世界完美連結。這不只是遊戲,更是一次次驗證與挑戰,成功解構六角星拼圖圖格的選取與摺法,進而證明謎底圖格與摺紙的唯一性。

本屆全國科展共有來自全國各縣市的1萬122件作品參與初審,最終僅有442件脫穎而出,入選率僅約4%,堪稱歷年競爭最激烈的一屆,不僅參賽件數創新高,參賽師生人數亦為歷屆之最。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主任秘書歐素雯特別至新竹市立體育館參加頒獎典禮,恭賀與感謝高雄市代表隊。歐素雯表示高雄市教育局長年致力於推動科學教育,透過各項師資培訓、課程推動、活動辦理及資源挹注,為學子提供優質的科學探索及研究環境,長年耕耘展現豐碩成果,特別謝謝指導老師們的辛勞與用心。

教育局期盼這份榮耀不僅屬於獲獎的高雄師生,更屬於每一位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堅持與付出的教師與學生及給予莫大支持的家長,也期待更多熱愛探索的高雄囝仔,在未來的舞台上發光發熱,為科學教育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意與能量。

陽明國中學生研究「男生小便斗噴濺物理學」,拿下國中組物理科第一名。   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獲環境學科第一名的雄中同學,上台領獎時特地在衣服上貼著指導老師的大頭照。   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