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重創南台灣養殖漁業,然而比天災更令漁民心寒的,是網路上流竄的毒魚謠言。農業記者陳志東對此表示,這類利用天災進行的政治鬥爭,正試圖斷絕漁民的生路,他沉痛呼籲各界切勿以訛傳訛,在災民的傷口上灑鹽,讓已承受鉅大損失的漁民雪上加霜。
近日許多民眾的Line群組內,都流傳著一則訊息,聲稱「暫時不要買(吃)中南部的養殖魚」,因颱風吹落的太陽能板會滲出化學物質。陳志東指出,這手法與過往重大災難後的謠言如出一轍,他回憶道:「很快想起當年華航澎湖空難與南亞大海嘯後」,當時「最近的魚都是吃死屍」的說法,便曾重創多國漁業,導致無數家庭破碎。
全站首選:PTT今停機19小時!鄉民陷「斷線症候群」喊:真的世界末日來了
陳志東強調,光電政策有許多值得批評之處,但不應「利用天災這時進行政治鬥爭批判光電政策」,其最終惡果卻是轉嫁到最無辜的漁民身上。他說明,許多人誤以為養殖業者無懼風雨,事實上,養殖漁民最怕的是暴雨造成魚塭的「溫度與鹽度就會劇烈變化」,這種環境的劇變對魚類而言是致命的。
他舉例,嘉義布袋的神農獎得主邱經堯,其辛苦養殖3年、本預計下半年上市的鮸魚,便因颱風夜的劇變而幾乎全數死亡。然而,這些在重災區的漁民們,如今連悲傷的時間都沒有。陳志東說明,嘉義布袋、台南七股與北門的漁民,正忙著清理家園,在長達數日的停電下,到處租借發電機為魚池打氣,他們「根本不知道有人正在斷他們生路」。
即便身處困境,漁民的堅韌與溫暖依然閃現。陳志東轉述,台南北門地區部分通電後,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長盈海味屋」與神農獎得主黃國良,便將部分解凍的虱目魚肚熬成熱粥,在深夜裡分送給還在搶修的台電人員與受災戶。這個溫暖的舉動,與網路謠言的冷酷形成強烈對比。陳志東最後懇切呼籲:「漁民與救災人員已經非常努力,請不要造謠斷他們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