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李在明上任僅一週,迅速落實其競選承諾,展開對北韓關係的「先發制人」外交行動。從中止對北韓擴音器廣播、遏止民間團體空飄傳單,到決定遣返要求返國的北韓越境者,一連串動作顯示出李政府意在營造南北重啟對話的氛圍。

根據韓國政府 7 日證實,將儘速安排 6 名近月來搭船越過「北方界線」(NLL)進入韓國海域的北韓居民返朝。這些居民分別於今年 3 月與 5 月入境韓國後,主動表達返國意願。由於北韓長期中斷聯絡管道,韓方透過聯合國軍司令部轉達送返意向,同時公開媒體訊息,但至今尚未獲得平壤方面回應。

持續更新:間接承認對台無管轄權? 中國將漢翔等8台公司列管制名單 國台辦也發聲了......

2023年10月,在江原道束草海域,北韓人乘坐小型木船越過「北方界線」,韓國軍方出動船隻牽引。 圖:翻攝自騰訊網

儘管如此,韓方表示,若天候允許,這些北韓居民將可能搭乘原船,在韓方軍艦護送下返航至北方界線,再自行返回北韓。韓方強調,此舉出於人道考量,並已獲總統李在明指示須「儘快且安全」完成送返程序。

李總統日前在公開活動中表示:「我們中斷對朝廣播後,北韓的回應比預期還快。」他指出,政府將逐步放寬對北政策,並對雙方的快速互動表達高度滿意。

6 月 11 日,南韓軍方率先停止對北擴音廣播,僅約 10 小時後,北韓也隨即中止噪音干擾。李在明稱這是一項「理性互動」,意圖緩和邊境緊張。他坦言,決定中止廣播時曾顧慮國內反彈,但強調「民意已較以往成熟,反對聲音並未擴大」。

6 月 11 日,南韓軍方率先停止對北擴音廣播,僅約 10 小時後,北韓也隨即中止噪音干擾。 圖:翻攝自百度

韓國的對朝廣播一度成為心理戰工具,透過大功率擴音器傳播韓流音樂、宣傳韓國成就並批評北韓體制。而北韓回應則是以奇怪噪音反制,對南韓邊境居民造成困擾。李在明日前走訪坡州,接獲民眾陳情指北韓噪音「令人無法入眠、精神崩潰」,在北韓中止噪音後,當地居民坦言「終於能睡個好覺」。

除政府層級行動外,李在明政府也積極處理民間對北活動。7 月 6 日,曾長期向北韓空飄反朝傳單的團體宣布中止活動,表態將信任新政府並支持其政策方向。

傳單問題一度成為南北摩擦點。去年6月,北韓曾大規模施放裝有糞便和垃圾的「報復氣球」,對南方表示抗議。但自 2023 年 11 月起,北韓此類行動暫停,為韓方善意舉措提供操作空間。

傳單問題一度成為南北摩擦點。去年6月,北韓曾大規模施放裝有糞便和垃圾的「報復氣球」,對南方表示抗議。 圖:翻攝自百度

李在明在 6 月 26 日的國會施政演說中明確提出「和平是飯,也是經濟」的理念,強調維持半島和平穩定對振興民生與發展經濟具有關鍵意義。他主張透過「和平推動經濟、經濟反哺和平」,打造雙重良性循環。

儘管當前南北關係出現曙光,但觀察人士指出,兩韓重啟實質對話仍面臨朝方回應、國內保守派壓力與區域地緣政治影響等挑戰。接下來,朝方是否回應韓方善意、是否參與對話機制,將是雙邊關係是否出現實質突破的關鍵。

儘管當前南北關係出現曙光,但觀察人士指出,兩韓重啟實質對話仍面臨朝方回應、國內保守派壓力與區域地緣政治影響等挑戰。   圖:翻攝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