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近年來在黃海開始增加爭端,除了南海、東海、台海外,黃海將成為美中鬥爭的新爆發點。中共在黃海安裝浮標,並進行軍艦演習和設置禁航區,使中韓水域間不斷出現爭端。
由於黃海非常狹窄,因此中韓的專屬經濟區(EEZ)重疊,北京和首爾分別在 2001 年設立了「臨時措施區」(PMZ),為兩國間海域重疊部分制定規則,允許雙方的漁業活動,但禁止如探勘海底、裝置設施等活動。但中國卻在 2018 年起,於該 PMZ 上裝設了 3 個海上設施,包括一座綜合平台與兩個水產養殖網箱。
當前熱搜:俄羅斯式負責法? 才被普丁開除幾小時 前交長車內中彈身亡、另一高官同日猝死
直至 2023 年間,北京在黃海上又安裝了至少 13 個太陽能燈塔浮標。盡管北京宣稱這些都是民用設施,但仍被認為有可能會成為軍民兩用的設施。今年度,南韓對中國設施進行勘測,卻被中國海警阻擋,且中共的軍事挑釁行為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今年 5 月,中共在黃海設置多個禁航區,便中國航空母艦福建號進行軍演。據《朝鮮日報》表示,對首爾而言「這就如同在自家前院為所欲為」。

然而中國選擇黃海作為關鍵點的原因,專家指出,都是為了準備侵略台灣。台灣情報顯示,北京在今年 3 月要求在南韓領海上建造更多設施。這些活動看出,若未來台海爆發衝突,中共就能自由進出黃海以部署海軍及導彈。據《大紀元》報導,關注東北亞地緣政治的南韓學者李昇炫分析道,中共先從小目標開始達成,未來才能達成大目標。以民用設施在黃海上建造設施與實施軍演,將給駐韓美軍帶來麻煩,倘若駐韓美軍需要因此在海上繞路,則會對台海戰爭造成不利影響。台灣國立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林賢參也表示,中共選擇在黃海加強軍力,目的就是為了嚇阻駐韓美軍與南韓,避免他們介入台海戰爭。
川普政府曾暗示,若美中因台灣關係發生衝突,則日韓兩國軍隊都將被部署。拜登政府也曾舉行美日韓峰會,建構強化美日韓三國間的防衛合作機制。此後南韓多次表現出對中共軍力的關切,美軍以及智庫都公開聲明,駐韓美軍將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支柱,不將再只專注於朝鮮間的戰爭。
《大紀元新聞網》也報導,史丹佛大學國際研究所研究員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指出,為了讓美國能更有彈性地因應台海等潛在衝突點,盟國應在危機時期承擔更多防衛責任。南韓可以透過加快戰時作戰指揮權(OPCON)的移交進程,強化自身軍隊的獨立性與防衛能力,讓韓軍在不依賴美軍的情況下能自主應對來自朝鮮的威脅,從而使美國能將更多兵力部署到台灣方向。李昇炫稱這顯示出,台海衝突很可能會出現駐韓美軍的介入。

中國設置海上浮標,阻止別國漁船進入。 圖:翻攝自浩外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