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散戶需求與新台幣走強的推動,國內掛牌的股票ETF今年來的吸金規模高居亞洲之冠。
根據彭博資訊的數據指出,在台灣掛牌的股票ETF今年來已吸引了超過 19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在亞太地區同類ETF中位居前列。超過了韓國、中國上市產品的資金流入總和,幾乎等同於 2024 全年的資金流入金額。
精選報導:台股周報》《大而美》過關!川普點火行情「5檔潛力股」搶先看
巨額資金的流入,顯示台灣散戶買盤日益增長的「鈔」能力。彭博數據顯示,儘管今年來外資在台股流出了 30億美元,位居亞洲第四,但台股大盤僅跌幅僅約 2%。此外,新台幣的上漲也撐起了國內投資,市場掀起「賣美股、買台股」的輪動效應,進一步推升ETF淨值上漲的預期。
國泰投信投資長鄭立誠指出,每當大盤回檔,台股ETF的流入資金就會增加,表示本地投資人偏好逢低布局。隨著資金從美元資產轉向台股,ETF規模也同步擴大。
台灣最大的股票ETF——元大台灣50(0050)今年來吸引了約 62億美元資金流入,創下今年來新高。這受惠於,先前該ETF下調了經理、保管等費率與股票分拆來降低散戶的投資價格。加上該ETF持有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商台積電(2330)近 60%的股份,也有助於吸引投資人。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台灣民眾對台灣加權指數和半導體產業,整體信心仍然相當強勁」,這激發了投資人對台股ETF的興趣。並指出,大約有 200萬台灣投資人參與了定期定額的投資計劃,每月能為證交所的ETF帶來約 150億新台幣(5.19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據產業數據與彭博資訊,台灣整體ETF市場資產去年暴增 64%,達到新台幣 6.4兆元,規模已居亞洲第三,其中以股票型和債券型產品為大宗。彭博產業研究高級分析師 Rebecca Sin 表示,台灣發達的ETF零售市場投資人和經驗豐富,可能有助於當地 ETF 的成長速度遠遠快其他地區。
同時,台灣主管機關也正在採取措施,為這個快速成長的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官員近期批准了台灣與日本之間能相互掛牌ETF,允許產品在兩地上市。
然而,也發現外資不斷買進台灣反向型的ETF,以炒作新台幣。台灣央行正在對外資換匯購股規範徵詢意見,以收緊海外投資人匯入台幣的時機。

在國內掛牌的股票ETF今年吸金穩冠亞洲。 表: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