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今(1)日以行政院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秘書單位身份,召開「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說明記者會」,公布各地區演習時間、地點及管制措施,旨在讓民眾熟悉空襲應變作為,確保配合演練及管制,提升全國防空能力。
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將於7月15日至18日採「分區異時」方式,依中部、南部、北部、東部及外(離)島地區順序進行。演習當日,中部、南部、北部於13:30至14:00,東部及外(離)島於10:00至10:30,實施防空警報發放、疏散避難及交通管制。警報解除後,地方政府及民防團隊將接續進行「救濟站」、「急救站」及災害救援演練。
精選報導:楊宏基觀點》解放軍雙航艦編隊突破第二島鏈與美「平分太平洋」?象徵意義大於實質


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等3場次演習整合「全民防衛動員、防空、關鍵基礎設施防護」,並將「漢光演習」10天9夜進程濃縮於1天,完成兵棋推演、防空及綜合實作,強化地方政府應變能力。各地方政府選定3個鄉(鎮、市、區),驗證民眾進入防空疏散避難設施,聚焦公共運輸、生活消費及機關(構)場域。



演習當日,各地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將發放防空警報,透過電視、廣播、村里、學校及巡邏車廣播提升警報涵蓋率,並運用「空中威脅告警系統」發送手機告警訊息,含防空疏散避難設施位置鏈結。行駛車輛聽聞警報時,應保持鎮靜,配合警察及民防人員管制,違規者將依《民防法》第25條處新臺幣3萬至15萬元罰鍰。

民眾聽聞防空警報,應優先進入防空疏散避難設施;若無設施,則尋找遠離窗戶的堅固區域,依「兩牆原則」避難。重點驗證區車輛須靠邊停車,依引導進入避難設施。各級政府機關、部隊、學校、團體及民眾均需配合演練,違反《民防法》第21條或《防空演習實施辦法》第12條者,將依法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