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前(21)日在清津造船廠舉行新建造的 5,000 噸級驅逐艦下水儀式,卻發生重大事故,驅逐艦在運輸滑車脫落的意外中,突然失衡側翻,艦體大部分沒入水中。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當天親臨現場,親眼目睹整個事故過程,隨即震怒,痛斥軍方官員、科研人員與造船廠操作人員,指責他們犯下「不可原諒的犯罪性疏忽」,並下令必須於 6 月底勞動黨高層會議召開前完成艦體修復。

事故發生後,衛星影像拍攝到這艘巨型戰艦側躺在清津港邊緣,艦身以藍色帆布部分遮蓋,引發外界對艦體損壞程度的揣測。初期有傳言指出該艦船底出現破洞,不過根據《朝中社》昨(22)日的報導,北韓官方否認該說法,強調艦體右舷出現刮痕、尾部部分進水,但並未造成船底結構性破壞。專家認定,抽出進水艙室的海水並進行艦體平衡調整,約需 2 至 3 日;而右舷損傷的全面修復,則可能耗時超過十天。北韓黨內目前主張船隻毀損並不嚴重,修復後仍能按原期進度重新服役。

精選報導:北韓罕見自曝醜聞! 崔賢級二號艦下水出大包 艦體半沉半掛慘成「重大事故」

北韓清津造船廠 21 日舉辦海軍最新 5 千噸級驅逐艦下水典禮,但驅逐艦發生側翻。(效果圖) 圖:翻攝自河東三叔

此次事故,北韓迅速啟動調查與問責機制,中央軍事委員會立即召見清津造船廠負責人洪吉浩(音譯)展開問責程序,並強調「無論艦艇多麼先進,事故的性質都無法被掩蓋,相關責任人必須依法處理,絕不可姑息。」

根據長期追蹤朝鮮軍事動態的「38 North」指出,這艘驅逐艦採用了風險較高的側向下水方式,與先前於南浦港進行的同級艦首艘驅逐艦不同,後者使用的是相對穩定的浮動乾船塢技術。分析人士認為,朝方此次選擇較具挑戰的側向下水,是一種冒險嘗試,其技術細節顯然仍存在漏洞,一旦滑車或支撐裝置出現微小故障,就可能導致船體重心偏移,引發重大傾覆風險。

衛星影像拍攝到這艘巨型戰艦側躺在清津港邊緣,艦身以藍色帆布部分遮蓋。 圖:翻攝自 X

《朝中社》今(23)日表示,針對此次事故已展開大規模司法調查,目前正在逮捕與偵辦下水失敗的直接責任人。這艘驅逐艦屬於朝鮮最新海軍艦隊建軍計畫的重要一環,也是與上月高調亮相的首艘同級艦並列相等核心戰力。

北韓聲稱此次事故不會動搖艦隊現代化進程,並強調將全力確保戰艦於限期內完成修復、重新部署。

北韓新型驅逐艦「崔賢級」二號艦在進行下水作業時發生嚴重事故,船體出現結構性受損,導致艦艉部分先行滑入水中,而艦艏則卡在船台上,艦體陷入「半水半陸」尷尬狀態。   圖:翻攝自 河東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