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20 日報導,美國政府貿易委員會週二得出結論,從東南亞進口太陽能產品威脅到國內製造商。這意味著對當地 4 個國家的相關設備徵收高關稅已成定局。

該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當天表決認定,從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正損害美國製造商利益。由此相關關稅跨過了全面生效的最終關鍵門檻,為 6 月開徵奠定了基礎。

延燒焦點:第六架被打落的是幻象戰機? 巴國專家公開證據 法國達梭又糗了

根據美國商務部上個月實際算出的關稅,柬埔寨部分製造商面臨的稅率將高達 3521%,反映出該國決定停止配合美國調查的影響。其它國家和企業的稅率要低得多。越南平均稅率在 396%,泰國為 375%,馬來西亞則是 34%。

美國此前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貿易調查,認為上述四國的太陽能產品製造商不公平地受益於政府補貼,並且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向美國出口。調查應美國太陽能製造商的要求進行,並在美國前總統喬·拜登任內啟動。

川普針對各國提高關稅,重創經濟貿易市場,導致股價崩跌。 圖:翻攝白宮YouTube

但關稅徵收與否取決於國際貿易委員會週二就生產商是否受進口產品傷害或面臨傷害威脅的裁決。

《彭博》新能源財經資料顯示,美國去年從這四個國家進口了 129 億美元的太陽能設備,占此類進口總額的近 80%。晶科能源從越南出口的稅率定在約 245%,從馬來西亞出口則在 40%。天合光能泰國面臨 375% 的關稅,從越南出貨則在 200% 以上。晶澳太陽能從越南出口模組的評估關稅約為 120%。

越南政府近期宣布,將對中國、南韓出口的特定鋼鐵產品徵收最高 37% 的臨時反傾銷稅。有專家分析認為,越南可能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加入美國打造的「新全球化」行列之中。   圖:翻攝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