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過去多次指控台灣搶走晶片生意,8日他在白宮宣布美國與英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再次談及晶片產業時表示,過去幾任總統的錯誤決策,導致晶片產業被偷走,大部分轉移到台灣,若當時祭出50至100%的關稅,現在就不會有如此下場,引發各界關注。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日前在記者會上公布美國與英國達成首個貿易協議,內容包括英國將降低對美國農產品和機械設備的貿易障礙,美國允許英國以10%關稅出口10萬輛汽車,遠低於川普過去對進口車祭出的25%稅率。此外,美英雙方將對鋼鐵、鋁和藥品免徵關稅。

川普稱此為「突破性協議」,將英國對美商品的關稅從5.1%降至1.8%,但美方仍保留對英國輸美產品10%的關稅。川普強調:「我們正用關稅為自己謀取利益,在2到3個月內獲得近10兆美元(約新台幣301兆元)投資,過去的美國政府1年連1兆(約新台幣30兆元)都拿不到,而我們在2個月內獲得10兆,很不可思議,這都和晶片、汽車有關。」

川普宣稱:「過去我們生產晶片,我們有英特爾(Intel),且我們壟斷整個晶片市場,但過去一段時間,幾任總統的錯誤決策,他們不知道在幹嘛,導致晶片產業被偷走,大部分轉移到台灣。」並指出:「如果我們當時說『沒關係,想搬去台灣很好,但想再把晶片賣回美國,我們要收50%到100%關稅』,他們根本不會離開,但當時坐在白宮的人不懂,很遺憾。」

川普續指,儘管已經晚了40年,但晶片產業即將回來,因為世界最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投資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元),另1家和蘋果(Apple)一樣會投資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還有1家是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元),因此美國將在晶片市場奪回可觀的市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