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陸媒《騰訊科技》今 ( 7 ) 日報導,美國當地時間週二,輝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表示,未來兩到三年內,中國人工智慧市場的規模有望增長至約 500 億美元,若輝達被排除在外,將是「巨大的損失」。
黃仁勳當天參加了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ServiceNow Knowledge 2025 大會,他強調,向中國市場銷售產品不僅有助於公司業績增長,也能為美國帶來可觀的稅收,還能在美國本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我們必須保持靈活應對,」黃仁勳表示 : 「無論政府推出怎樣的政策,只要符合國家的根本利益,我們都會支援。」
作為全球 GPU 市場的領導者,輝達的晶片在人工智慧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推動了新一輪 AI 浪潮,並使該公司市值一度逼近 3 兆美元。
不過,今年 4 月初,川普政府推出新規,禁止輝達在未獲許可的情況下向中國出口 H20 晶片。H20 是為滿足此前出口管制要求而特別開發的版本,其核心技術與輝達在全球市場廣泛使用的 Hopper 晶片相同。

輝達預計,此項限制將在第二財季帶來高達 55 億美元的損失。這也成為迄今最明確的信號,表明美中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可能開始對輝達的高速增長構成實質性影響。
在 4 月下旬的一場華盛頓科技峰會上,黃仁勳還曾公開表示,中國在AI領域「並不落後」,並稱華為是「全球最具實力的科技公司之一」。
截至目前,輝達股價在 2025 年已累計下跌約 15%,而在 2023 年,該公司股價曾飆升近 3 倍。

輝達計畫 28 日發佈財報。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資料,分析師預計其營收將同比增長 65%,達到 431 億美元。儘管這一增速仍遠高於多數大型科技企業,但相比去年同期超過 260% 的營收增幅,增長勢頭已有明顯放緩。
「全世界都在渴望發展人工智慧,迫切希望參與其中,」黃仁勳表示 : 「我們必須讓美國的AI技術始終走在世界最前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晶片行業,要求在美國的科技封鎖下達成晶片自主。 圖:翻攝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