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指稱,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鏑表示,「美國政府與各國會面時,向亞洲國家施壓要求其貨幣升值」,打臉總統賴清德以及我國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此,外交部昨(6)日深夜表示,李昌鏑所稱應為市場心態對部分亞洲國家匯率造成波動,部分國內報導過度詮釋。

王鴻薇表示,李昌鏑受訪表示,「包括韓元在內的亞洲貨幣之所以上漲,部分原因是美國政府與各國會面時,向亞洲國家施壓要求其貨幣升值」,等於同時打臉賴清德和楊金龍的說法。她強調,李說出實情重重打臉賴清德,總統是要指控李造謠擾亂市場,還是楊金龍要說李是禿鷹再伺機炒匯?

外交部昨深夜發出聲明指出,我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5日即對外說明,這次我國對美關稅談判並無涉及匯率議題。此外,我國央行並未加入本次關稅談判,也不在台美經貿工作小組內。另據韓國媒體報導,南韓央行總裁所稱應為市場心態對部分亞洲國家匯率造成波動,部分國內報導過度詮釋。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也透過臉書發文指出,中經院會韓文同仁的翻譯為,「美國不僅與我國談論匯率問題,還與日本、台灣、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談論匯率問題,我認為,隨著這些傳言的傳播,市場上存在著將會發生一些事情的預期…目前還不清楚美國在匯率問題上有何要求、下一步將如何推進、對亞洲各國提出哪些共同要求,還是分別提出要求,企劃財政部正在進行工作層面的溝通,因此幾週後情況應該會更加明朗,但我們對美國的具體要求還不甚了解」。

連賢明也提出5點分析,傾向相信這次關稅談判中匯率沒有放在議程上。第一,文章中講說「我也不確定美國到底真正想要的是強勢美元還是弱勢美元」。他說,假設老美都施壓升值,那怎麼會不確定美國的意圖?

第二,鄰近幾個亞洲國家,只有台灣升得又快又多。連賢明表示,假設真的亞洲各國都接受到類似訊息,很難想像只有台灣需要升值,而日本也沒有傳出要求升值的消息。

連賢明續指,第三,假設美國真的把匯率當作談判議程,而台灣也真的答應要升值,那央行應該很勇於介入市場,畢竟兩方面都有默契,不會擔心被美國當作匯率操縱國家。怎麼這次央行有點手足無措?一點都不像過去央行的神勇作為。

連賢明指出,第四,川普現在最擔心的應該是關稅實施後會不會演變成通膨,在這個時間點要求亞洲貨幣升值,剛好造成進口價格上升,白白增加許多通膨的風險。第五,現在韓國代理總統辭職,代理的代理總統也辭職,根本沒有大人可以決定韓國關稅要怎麼談。這個時間點,一個央行行長勇於講白話,要是美國火大報復誰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