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的貿易與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日前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專訪時表示,英國為吸引中國投資而變得「順從」,並警告倫敦政府應避免與中國深化經貿關係。他更指出,在當前美英關稅談判進行之際,英中接觸恐「非常危險」。
納瓦羅這番言論迅速引發英國政界與媒體反彈。英國媒體批評其言論「既顯示出脆弱性,也顯示出好戰性」,質疑華盛頓意圖干預英國的對外政策選擇。
根據《每日電訊報》5 日報導,納瓦羅強烈抨擊英國與中國恢復接觸,並指責倫敦放任北京擴張其全球經濟影響力。他也對英國未接受美國進口的氯洗雞肉提出批評,稱英國政府若拒絕放寬食品標準,將付出無法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代價。

《泰晤士報》指出,納瓦羅是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關稅戰」政策核心推手之一,長期對中國持鷹派立場。他的評論引起英國官員擔憂,因為倫敦正試圖在強化對歐洲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之際,維持與華盛頓的友好互動,避免觸怒白宮。
自去年 7 月英國大選後,由工黨領導的新政府積極尋求與中國恢復對話,財政大臣里夫斯與外交大臣拉米先後訪華,均強調與北京建立穩定而平衡的雙邊關係。《每日電訊報》指出,里夫斯近日也曾公開表示,倫敦是中國資金的「天然家園」。
對納瓦羅的批評聲音,英國政府發言人回應稱:「本屆政府將始終以清晰的戰略眼光來處理英中關係。英國的國際貿易方針將致力於推動國家長期繁榮,同時絕不損及經濟與國家安全。」
英國《iNews》網站更以「英國不會對中國俯首稱臣,但世界舞台也並非美國一家獨大」為題,刊登評論指出,納瓦羅選擇在英美貿易談判敏感時刻公開抨擊英國,或反映出美方對倫敦與歐洲盟友的不滿遠超川普政府所展現的層面。

文章提到,儘管納瓦羅呼籲英國在對中政策上更為強硬,但事實上中國在英國的投資已具規模。根據均富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報告,截至 2023 年,英國已有 970 家企業由中國實際擁有,創造近 5.9 萬個就業機會,總收入超過 1,160 億英鎊。報告稱,中資企業對英國經濟貢獻「巨大」。
《iNews》評論認為,納瓦羅此番言論不僅顯示美方在這場貿易角力中的焦慮,也暴露出美國強硬政策背後的脆弱。「川普與納瓦羅的關稅策略已讓全球貿易關係岌岌可危。」文章指出,納瓦羅的立場或許也將在美國國內面臨更多反對聲音。

《iNews》評論認為,納瓦羅此番言論不僅顯示美方在這場貿易角力中的焦慮,也暴露出美國強硬政策背後的脆弱。 圖:翻攝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