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核電廠近年陸續除役,如今核三廠二號機將於今年5月17日除役。我國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但外界關注,核能供電缺口將由火力發電補上,遭批能源又貴又髒。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9)日坦言,若停止核能,大部分確實由火力發電處理。
立法院今日召開院會,持續針對行政院長施政報告進行質詢,經濟部長郭智輝於會前接受媒體聯訪。
郭智輝表示,下個月17日若停止核能發電,大部分電力由火力發電處理。另被質疑,若全由火力發電支援,恐怕對供電、天氣都會受到影響,電價將會調漲?他則澄清,現在上來的電都是低碳的天然氣,還有增加無碳綠能,對目前所講的空氣品質應不會有所影響。
至於西班牙、葡萄牙昨日發生大規模停電,若未來發生在台灣,有哪些基本因應措施?郭智輝指出,要發生像西班牙、葡萄牙大停電,基本上,都是人為破壞,台灣在這部分有防備措施,也有智慧調度,在電源管理上「是有所準備」。
郭智輝也強調,再生能源在未來規劃是2030年達到30%佔比,這是能源政策。到明年11月也要將再生能源提升到20%,後面再朝向30%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