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今(25)日公布台灣今年 GDP 成長率最新預估為 2.91%,無法「保 3」,也比一月的預測值下修 0.51個百分點。台經院示警,隨川普政府連番調整關稅政策,推動美國製造,導致全球貿易摩擦升溫。同時,美國與他國經濟表現差異擴大,恐使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分歧加劇,國際預測機構也大幅下修 2025 年主要經濟體的表現。
國內方面,台經院指出,由於受惠 AI 需求強勁,加上客戶因應美國關稅變數提前拉貨,三月份及第一季的製造業出口、生產與外銷訂單均較上月明顯成長,帶動當月景氣看好的廠商比例上升;但因美國關稅政策反覆,加上各國談判進展不明,增添經濟不確定性,使製造業看壞未來半年景氣的廠商比例顯著上升。訂單與產出放緩,就業下滑,廠商多以庫存應對需求,致使製成品庫存指數連續第23個月下滑。
服務業方面,同樣受川普政策可能衝擊,下游需求轉弱,加上金融市場表現疲軟,令零售與金融相關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轉為保守。儘管營造業受惠於部份大型公共工程如水利、交通等建設進度如期推進,但受選擇性信用管制、股市表現不佳及新青安貸款效果遞減影響,房市交易量恐將下滑;同時,終端需求可能受到抑制、產業擴廠腳步拖慢,進一步壓抑工業不動產市場需求。

台經院指出,四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續呈跌勢,且單月跌幅創下近年新高,顯示廠商對未來景氣多持審慎甚至偏向悲觀。雖民間消費與投資動能仍具支撐,但受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與貿易摩擦加劇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擴大,企業資本支出轉趨觀望,民眾消費意願也出現降溫,使內需表現不如原先預期。
在美國關稅政策變化頻繁、不確定性升高,且提前拉貨效應減退,台經院預估下半年外需恐明顯轉弱,亦影響民間投資與消費表現,預測今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1.97%,下修 0.14個百分點;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4.1%,下修 1.56個百分點。今年 GDP 成長將呈「前高後低」。並預估今年各季 GDP 依序為 3.18%、3.15%、2.65%及 2.69%。
物價方面,台經院估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 1.95%,較前次預測維持不變。原因為先前推升核心通膨的主要項目,如醫療保健、居住等價格,近期並未明顯上升,有助核心通膨維持穩定。加上預期油價將呈現續跌,有助於穩定核心通膨,惟鑒於服務類價格僵固性仍高,漲幅將維持緩降走勢。
需留意若全球企業資本支出趨於保守,台灣高度仰賴的 AI 應用產業,如晶圓代工、先進封裝、記憶體與伺服器代工,恐面臨訂單減緩與產能調整壓力,進一步衝擊供應鏈布局與投資步調。投資放緩也可能影響周邊產業,如半導體設備、材料供應與工業地產,連帶使整體製造業投資動能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