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對等關稅」政策並宣布 90 天暫緩實施後,日韓英澳印成為首波優先談判對象。繼與日本完成首輪磋商後,韓媒今(20)日報導,南韓政府已接獲美方主動聯繫,雙方預計於下週在華府舉行「2+2 形式」貿易磋商,時點落在美東時間 24 或 25 日。

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政府已正式對外說明,這場會議由美方提議發起,會以「2+2 形式」舉行,即由兩國的經濟與貿易部門負責人共同出席磋商。南韓方面將由經濟副總理暨企劃財政部長崔相穆與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代表出席,美方則派出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及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

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 圖:擷自X帳號@FinanzasMx_

韓方表示,目前雙方仍在協調會議的具體日程與討論議題,但時間點極有可能落在 24 或 25 日。該會議將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

值得注意的是,南韓政府在表述上使用「Trade Consultation」(貿易磋商)一詞,而非「Trade Negotiation」(貿易談判),顯示韓方試圖避免過早進入正式談判階段。據韓媒《NEWS1》分析,美方傾向將貿易、關稅與軍費分攤等議題納入一站式購物(one-stop shopping)談判,但南韓堅持將國防安全與經貿問題劃清界線,主張應分別處理。

韓國分析人士指出,美方推動快速談判的壓力下,南韓政府須謹慎因應,避免貿然接受敏感條件,因此選擇透過「磋商」形式試探雙邊立場、累積談判基礎,為未來可能上任的新政府保留彈性與自主空間。

經濟副總理暨企劃財政部長崔相穆(前代理總統)日前在國會中明確表示,南韓不會「急於」與美方進行正式關稅談判,強調會審慎處理攸關國家產業與貿易政策的核心問題。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則在電視節目中表示,南韓政府希望透過磋商尋求友善解方,不會在未獲充分國內共識下與美方妥協。

崔相穆日前在國會中明確表示,南韓不會「急於」與美方進行正式關稅談判,強調會審慎處理攸關國家產業與貿易政策的核心問題。 圖:擷自X帳號@chosunnews

儘管如此,美方關切的議題中,包括韓國汽車進口政策、匯率市場管制、對美貿易順差等,都可能在未來磋商或談判中成為焦點。外界亦高度關注南韓是否會成為繼日本之後,第二個與美方進入實質關稅協議框架的主要經濟體。

本月稍早,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與貿易順差國家加徵最高 245% 的「對等關稅」,引發全球震撼。隨後在業界壓力下,美方宣布部分品項 90 天內暫緩實施,並展開優先談判機制,預計將在 6 月中旬前與首批談判國完成初步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