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向貿易夥伴祭出高額「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引發全球產業界、金融市場一連串漣漪。雖目前暫時「喊卡」,但此僅是各國與美方談判的緩衝期,關稅危機並未真正消除。對於美國此次加徵關稅的目的與影響,知名投資達人「大俠武林」今(17)日在臉書撰文分析,並直指美國可能步入 4項「經濟陷阱」。
「大俠武林」以《川普「對等關稅」真相:全球買單還是美國自殘?》一文指出,川普近期再度提出全球「對等關稅」方案,建議對所有進口商品平均課徵約 30%高關稅,引發全球高度關注。表面看來,這政策似乎是美國企圖透過關稅收入補足財政缺口、減輕巨額國債利息壓力,但深入分析後,背後的戰略考量更值得深思。
「大俠武林」點出,加徵關稅措施的表面邏輯,看似尋求全球盟邦來替美國支付債務利息,但據行政院統計,美國 2024 年全年貨品進口總額約 3.2兆美元。若按川普提案的 30%平均關稅稅率,理論上美國一年可收取近 0.96兆美元關稅,數字接近美國每年需支付的約 1.1兆美元國債利息。乍看,美國似乎想透過「全球徵稅」的方式,成功將龐大的債息壓力轉嫁給全球貿易夥伴身上,實現某種意義上的「零成本舉債」。然而,這種推算背後卻隱藏著多重「經濟陷阱」。
陷阱一:經濟「殺雞取卵」,實際關稅收入恐大打折扣
首先,「大俠武林」指出,提高關稅看似能增加財政收入,但卻會直接壓縮進口的商品數量。企業為避免高關稅,會減少或轉移供應鏈,導致美國實際進口量下降,關稅收入未必能達到理論的高額數字,反而可能帶來經濟停滯和通膨上升風險。
陷阱二:實際買單的是美國消費者與企業
「大俠武林」表示,關稅其實並非由外國企業直接負擔,而是進口商及美國消費者,美國民眾恐怕面臨更高的消費成本。最終,美國內部通膨壓力將加大,消費意願降低,可能造成經濟成長動能嚴重受挫。
陷阱三:美元霸權與全球供應鏈地位動搖
「大俠武林」指出,短期的關稅收益,可能伴隨長期的美元霸權削弱。一旦國際貿易成本上升,將迫使各國及跨國企業尋找美元以外的交易替代方案,例如人民幣、歐元或其他貨幣及數位支付系統。該趨勢一旦形成,美元的國際影響力恐被永久性削弱。此外,全球供應鏈也將加速「去美國化」,美國經濟未來恐失去更多就業及投資機會。
陷阱四:政治動員策略與短視政策導向
「大俠武林」認為,川普的關稅政策之所以受歡迎,並非因其經濟上的嚴謹,而是善於利用美國內部的社會矛盾、民粹情緒及排外心理,創造出對外國敵意與「美國優先」的強烈認同感,從而短期內鞏固政治支持。但長期而言,這種短視的政治動員策略將使美國面臨更深層次的社會撕裂與經濟困境。
對於全球經濟的長期影響方面,「大俠武林」稱不旦可能導致全球經貿秩序重組,美國實力也遭遇考驗。由於「對等關稅」政策的本質是對全球貿易秩序的一次挑戰與重塑。短期來看,美國可能透過這種強勢談判手段來取得局部利益,但長期則將導致美國的國際信譽下降、外交軟實力減弱,進一步削弱其全球領導地位與影響力。
這種「全球買單美國債務」的邏輯,「大俠武林」認為,美國看似精明,但其經濟與戰略的後果卻更可能像是「自殘」。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或許能短暫緩解國債壓力,但長期將損害美國內部經濟活力、弱化全球地位,更使美元霸權岌岌可危。真正值得擔憂的是,當世界各國開始反擊,供應鏈重組完成,美國可能發現自己早已陷入難以逆轉的困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