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凌晨,烏克蘭軍隊發動大規模無人機攻擊,成功襲擊俄羅斯薩拉托夫州的恩格斯空軍基地,導致劇烈爆炸與大火。

當地時間凌晨 4 時左右,烏軍無人機群突襲距烏克蘭約 750 公里外的恩格斯軍用機場。襲擊發生時,正值黎明時分,朝陽映照下,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在基地上空升起,顯示爆炸威力驚人。

這場襲擊引發連鎖爆炸,至白天仍可見二次爆炸不斷發生。根據薩拉托夫州州長羅曼·布薩金的通報,基地內約 30 棟建築受損,爆炸衝擊波更波及周邊 180 棟民宅,迫使約 120 名居民緊急撤離。

俄軍的恩格斯空軍基地是固定目標,擁有兩條長 3,500 公尺的混凝土跑道,可供圖-95MS、圖-160及圖-22M3 等戰略轟炸機起降。然而,烏軍這次的目標並非停機坪上的轟炸機,而是位於基地東北角的一座彈藥庫。

俄軍的恩格斯空軍基地是固定目標。 圖:翻攝自騰訊網
放大後可以看到位於恩格斯機場東北角的彈藥儲存區細節。 圖:翻攝自騰訊網

事後衛星影像顯示,該彈藥庫已被完全摧毀,周圍多個儲存設施亦發生殉爆。專家指出,這表明烏軍已掌握俄軍近期向恩格斯基地運入大量高價值彈藥的情報,並在彈藥尚未裝載至戰略轟炸機前精準出擊,一舉重創俄軍。

3 月 27 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宣布,此次襲擊共摧毀 96 枚俄軍 Kh-101 巡航飛彈,估計損失超過 1 億美元,相當於俄「彩虹」設計局至少兩個月的生產量。

除了飛彈損失,俄軍原計劃用於空襲烏克蘭的航空燃油與其他彈藥也被摧毀。專家分析,此次打擊恐將嚴重影響俄軍未來數月的戰略轟炸行動。

俄軍彈藥儲存區雖有部分露天設施,但大部分關鍵軍備存放於有屋頂的建築內,衛星難以直接探測內部存貨。然而,事發前的衛星影像顯示,俄軍正向恩格斯基地運輸疑似 Kh-101 巡航飛彈的 GK-120 貨櫃,並將其安置於專門的準備設施中。這表明烏軍極可能依賴歐洲提供的衛星情報來監控俄軍補給行動,並適時發動攻擊。

恩格斯空軍基地彈藥儲存區的大型主建築。 圖:翻攝自騰訊網

此外,衛星照片還顯示,俄軍原本在恩格斯基地周邊設置了至少 2 處 S-300/400 防空陣地,近期卻將其中一處撤離,可能是為了支援其他戰場。這一防禦漏洞,使烏軍能夠規劃無人機攻擊路線,利用雷達盲區成功突破俄防空網。

此次襲擊顯示,現代戰爭的遠程打擊不再是戰略轟炸機、巡航飛彈或彈道飛彈的專利,低成本無人機已成為有效的遠程攻擊工具。

距離恩格斯空軍基地較近的那處防空飛彈陣地上,存在S-300/400防空飛彈系統。 圖:翻攝自騰訊網

烏克蘭不僅研發各類廉價遠程無人機,還成功改裝 Aeroprakt A-22 小型飛機為自殺式無人機,可攜帶 90 公斤炸藥,破壞力相當於美製「海馬斯」發射的 227 毫米精準火箭彈,但造價遠低於巡航飛彈。

此外,此次攻擊也凸顯遠程精準打擊不僅需遠程武器,還需要強大的遠程偵察能力。擁有衛星監控技術的國家,才能有效識別、定位、追蹤和打擊敵方戰略目標。

烏軍將Aeroprakt A-22小型運動飛機改裝為遠程自殺式無人機。 圖:翻攝自騰訊網

俄烏戰場上的實例表明,烏克蘭雖不具備完整的太空偵察能力,但美國顯然在此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援。這使烏軍得以監視俄軍基地運作,適時發動精確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自 2022 年 12 月以來,恩格斯空軍基地已多次遭受烏軍無人機攻擊。過去四個月內,烏軍已至少四度對基地發動襲擊,但俄軍仍未能有效改善防禦部署,甚至在衛星監視下公然運輸大量彈藥,使基地成為烏軍的「活靶子」。

此次烏軍成功打擊恩格斯基地,不僅重創俄軍戰略轟炸機部隊,也顯示俄羅斯本土防空體系的嚴重漏洞。隨著無人機技術發展與戰場應用的擴展,未來戰爭將更加依賴科技與情報能力,而不再僅憑傳統大規模武力優勢決定勝負。

偵察衛星是遠程精確打擊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圖:翻攝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