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實地演練27日在台南登場,在無劇本下,想定安平港旅客服務中心發生不明原因爆炸,由台南市政府開設擴充「急救醫療場所」進行傷患搶救,動員台南市府團隊、警消醫護、宗教團體及民團志工近1500人。賴清德總統並裁示,未來全台22縣市辦理演習應盡可能實地操作,才能達到驗證的目標。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何澄輝肯定,此次的「無劇本演練」更貼近實際狀態;現在社會面對整體、全面性災害,不再是單一部門、特定人群的責任,須是國家體制串聯民間共同協力才能應對,這對台灣的需求與國際交流都是好的開始
何澄輝指出,此次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與過去多是照本宣科的演習不同,更貼近實際狀態。他強調,演習的意義在於藉此發現現有體系和措施是否妥當,在面臨相關災害下,如何調動資源、民力,讓大家檢測平常的準備在面對新型態災難是否不足,有哪些需要加強的地方。
何澄輝分析,過去的民安、萬安演習,是著眼於戰爭狀況下的軍事動員,主體還是軍方。但現在的社會因為科技發達、極端氣候,與過去設想的單方面災害相比,會出現愈來愈多的特殊狀況;如何讓台灣社會各層面包括政府的非軍事部門和民間力量整合,使社會面臨災害時能夠自存、自救,進而去救災,提升整體韌性。這次的演練能跳脫過去框架,是符合國際潮流,以及台灣當下的需要。
何澄輝補充說明,現代社會面臨的災害,往往是整體、全面性的威脅與破壞,例如天災會引發基礎設施癱瘓,進一步導致其他危害。所以社會要建立事前的預警措施、面臨災難時的應對能力,以及事後回復的準備。台灣本身就是自然災害的高敏感區域,加上面臨地緣政治的高度風險。如何應處複合性災害,不再是單一部門、特定人群的責任,須是國家體制串聯民間共同協力才能應對。此次演練,以民間力量為主,排除軍方的介入,符合面對新型態威脅的需求,對於台灣本身或與國際交流都是好的開始
對於全社會防衛韌性強調的五大主軸。何澄輝認為,對台灣而言,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通訊極其重要。台灣是國際經貿交流頻繁的海洋國家,維持通訊順暢攸關經濟安全、民生發展。尤其海底電纜是台灣對外聯繫的主要通道,無論面對自然災害或戰爭,平時的維護以及緊急狀況時的備援、應變能力,都需要不斷地演練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