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尼米茲級(Nimitz-Class)核動力航空母艦「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 CVN-75)」2月12日在埃及附近的地中海域,與懸掛巴拿馬船旗的貨輪「Besiktas-M號」發生碰撞,造成右舷船體部份受損,雖然沒有船艙滲水影響浮動狀況,但美國軍方仍馬上請專責航艦工程的諾福克海軍造船廠(Norfolk Naval Shipyard)人員直飛希臘克里特島蘇達灣(Souda Bay),配合當地船廠立即進行修復作業。美國軍事媒體《星條旗報》(Stars and Stripes)今天(25日)報導,杜魯門號已在23日重回海上,24日已進行艦載機例行訓練飛行,航艦功能已經恢復。

報導指出,諾福克海軍造船廠和一家希臘船舶維修公司合作,第一時間評估杜魯門號損壞情況並制定維修計劃;據悉,碰撞意外在杜魯門號的船體右舷或右舷後端留下了擦傷和割傷,其中有一條細小裂縫在遠高於水線位置貫穿船體;具體損傷包括一個工作艙間、艙間上方平台、兩個儲藏和維修室以及扇形尾翼的牆體;工程人員拆除受損的金屬零件後安裝新的防風雨艙壁。在蘇達灣檢修期間,工程人員已確定船體和艙壁的結構完整性。

杜魯門號發生碰撞意外後,美國海軍將原艦長解職,調來「艾森豪號(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航艦艦長代理;代理艦長表示:「航艦處於作戰準備狀態,可以完成部署,全體船員都充分展示其使命和目的」。2024年12月中旬,杜魯門號從地中海進入紅海海域,抵禦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對紅海和亞丁灣航運的攻擊;但12月22日就發生超級大黃蜂F/A-18F戰機遭友艦飛彈擊落,之後又發生碰撞意外。

美軍「杜魯門」號航艦2月12日在蘇伊士運河北側入口附近與巴拿馬籍貨輪「Besiktas-M」號發生碰撞,導致航母右舷船體破損。   圖 : 翻攝自 US Navy